跨回門檻的誘惑
提起克里斯蒂娃,我們就想起那一系列神秘莫測似有魔力的術語:子宮間、賤斥、憂郁癥、自己的陌生人,當然還有文科人人會說的“文本間性”。不少人認為這些術語就是克里斯蒂娃本人。
責任編輯:劉小磊
克里斯蒂娃。
提起克里斯蒂娃,我們就想起那一系列神秘莫測似有魔力的術語:子宮間、賤斥、憂郁癥、自己的陌生人,當然還有文科人人會說的“文本間性”。不少人認為這些術語就是克里斯蒂娃本人,以至于2012年她在復旦大學訪問時,面對聯袂而來的“文本間性”問題,有禮貌地說:“我當然挺滿足的,但是略感驚訝。”
這也不能完全怪廣大文科學生,無論在東方還是西方,聽課聽的是“關鍵詞”,書本說的是“關鍵詞”,考試考的也是“關鍵詞”。關鍵詞是濃縮維生素,服用維生素能高效存活,卻完全失去了美食的“詩性”??死锼沟偻蘧褪沁@種維生素制造業的犧牲者之一,她就像她在本書中描寫的“獻祭品”:“獻祭表明所有的秩序都是建立在再現的基礎之上的。暴力便是象征的泛濫,殺死實質,從而使得它能夠指稱。”的確,“關鍵詞”的指稱暴力式地精確,但贏得這種精確性,代價是殺死實質,讓人不再讀原作。
于是乎二手講解泛濫,捷徑閱讀成風,手捧克里斯蒂娃的講解說明的讀者,遠遠超出讀克里斯蒂娃原作的人??死锼沟偻薜脑鞣g成中文的沒有幾本,她1973年的成名作《詩性語言的革命》,是她的理論體系的起點,卻一直沒有中譯。鄙人曾經冒昧問過兩位法國文學理論翻譯的元老級人物,得到的回復是“譯出來也太難讀”。一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be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