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水破解公務員不作為、慢作為 武漢人大出臺規定“寬容失敗”
武漢市委一名官員也向南方周末記者表示,當下落實這一《決定》也會有很多坎。
為減少官員多干多出錯而被追責的顧慮,湖北武漢近日明確出臺規定“鼓勵創新、寬容失敗”。7月29日,武漢市人大發布了《武漢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鼓勵創新寬容失敗促進全面創新改革試驗的決定》。
十八大以來,有些省市區出現一些“不作為、慢作為”的消極情況。湖北、山西、安徽等省市多名地方官員向南方周末記者表示,現在追責制度嚴,導致一些地方官員滋生“多做多錯、少做少錯、不做不錯”的消極心理。在山西等地,還出現了一些地方官員擔心工作出錯被追責而不愿擔任重要崗位領導職務的情況。一些省市區也在積極試水破解上述難題,鼓勵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多干巧干創新干。
武漢市人大出臺的這一《決定》,有望一定程度緩解這一消極現狀。武漢市人大向南方周末提供的《決定》原文中明確規定:各級國家機關、國有企業、事業單位、人民團體的工作人員不履行法定職責,延誤、抵制、阻撓創新改革工作的,由其所在單位、上級主管部門或者監察機關依法追究其相關責任。但是,保障創新改革,寬容失敗,將因缺乏經驗、先行先試出現的失誤與不負責任、亂作為的錯誤區分開,將法律、法規和國家政策無明確限制的探索性試驗中出現的偏差與上級明令禁止后依然我行我素的違紀違法行為區分開,將為推動創新發展的過失與為謀取私利的違紀違法行為區分開。
為切實消除部分確實想干事、能干事的公務員積極作為的后顧之憂,該《決定》還明確規定: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開展創新改革工作出現失誤,但符合黨和國家確定的改革方向,按程序經集體決策,勤勉盡責,未謀取私利、未造成嚴重損失和惡劣影響的,對有關機關及其工作人員不作負面評價,不追究相關責任。
武漢市委一名官員也向南方周末記者表示,當下落實這一《決定》也會有很多坎。
附武漢市人大提供給南方周末的《決定》原文:
武漢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
關于鼓勵創新寬容失敗
促進全面創新改革試驗的決定
(2016年7月28日武漢市第十三屆人大常委會
第三十七次會議通過)
為了全面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市委關于系統推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小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