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寫,就真沒了巫鴻和“關于展覽的展覽”

“有時候,我們把當代藝術定義得太窄,好像非得讓人不懂才叫當代藝術。有時候又想得過于可怕,不是動物就是裸體,才叫當代?!蔽坐櫺Φ?,“前兩年,我們小區的頂上出現了一個‘最牛違章建筑’,我覺得這也是當代藝術?!?/blockquote>

責任編輯:李曉婷 實習生 鄭嘉慧 楊鴻志

巫鴻自1999年開始調研中國實驗藝術,逐漸意識到,如何公開展示實驗藝術,是非常重要的問題。圖為1997年“野生”項目中,張洹的行為作品《為魚塘增高水位》。(OCAT研究中心?供圖/圖)

“有時候,我們把當代藝術定義得太窄,好像非得讓人不懂才叫當代藝術。有時候又想得過于可怕,不是動物就是裸體,才叫當代。”巫鴻笑道,“前兩年,我們小區的頂上出現了一個‘最牛違章建筑’,我覺得這也是當代藝術。”

北京OCAT研究中心展廳一角,陳列著三角形小旗、手持喇叭和超市購物車。它們屬于17年前在上海廣場購物中心舉辦的藝術展“超市”。在行為藝術作品《藝術導購》中,藝術家宋冬身著亮黃色制服,在展廳穿梭,為觀眾導覽。匯集三十多名藝術家作品的“超市”展在1999年4月10日揭幕,原定展到25日,但只過了兩天,公安上門,表示“有人舉報本次展覽有問題”。因未經上海當地文化部門審批,“超市”不合法。轉天,展覽關閉。

中國當代藝術的三十多年歷史里,展覽多如繁星。有一些短命的展覽一閃即逝,甚至不少胎死腹中的,都沒來得及發出光芒。藝術史家巫鴻從1996年至2000年的實驗藝術展中挑了12個這樣的,做成“關于展覽的展覽”——展出的是它們的海報、畫冊、請柬、策劃稿,以及作品的方案圖。

藝術家張大力為雕塑《肉皮凍民工》繪制的方案圖,出現在“關于展覽的展覽”中。作品示意圖上方寫著實施步驟:“①用石膏將十個民工的頭翻模下來;②然后去市場買足夠的食用肉凍……”2000年1月17日,“藝術大餐”展展出了《肉皮凍民工》,肉皮凍制成的頭顱看起來無比真實。那次展覽在北京三里屯的“八十八號”酒吧舉行,展期僅一個晚上。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小碧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