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無前例”的中國醫改研究報告
這項歷時兩年的“三方五家”聯合研究報告,是在20個背景研究、三十多個案例分析、對中國21個省開展實地調研以及6次技術討論會的基礎上,提出了高價值的一體化醫療衛生服務提供體系和籌資模式。
責任編輯:呂宗恕 實習生 李麗 鄭韶儀
2014年7月,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會見世界銀行行長金墉、世界衛生組織總干事陳馮富珍時,提出中國醫改進入“深水區”,希望能夠“借助外腦”做一個研究,幫助中國做好下一步的醫改工作。同年7月9日,世界銀行行長金墉表示,世界銀行與世界衛生組織以及中國相關主管部門攜手,啟動關于中國醫療衛生改革研究項目,希望有助于提升中國的醫療衛生服務。
之后,這項被稱為最高級別的中國醫改報告研究工作正式啟動。
這項歷時兩年的“三方五家”聯合研究報告,是在20個背景研究、三十多個案例分析、對中國21個省開展實地調研以及6次技術討論會的基礎上,提出了高價值的一體化醫療衛生服務提供體系和籌資模式。
世界銀行高級衛生專家張碩是此次醫改聯合研究的主要協調人,參與了報告形成的全過程。她用“史無前例”來形容此次研究。
“以前的研究只是各自提各自的建議,政府會統籌考慮這些建議,然后制定自己的計劃,”張碩說,“但是這次不是。這次是三方五家,是集體智慧,在更廣泛的范圍上凝聚共識。”她認為,中國醫改到了深水區,深水區要協調不同利益集團的不同想法。在這個時候凝聚共識是一個很大的挑戰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劉小珊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