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就有溫度的公益,奧運冠軍攜手蒙?!盎乩霞疑咸谜n”

還記得4年前的倫敦奧運會的開幕式嗎?當80多位動物“演員”亮相,這些鮮靈的綿羊、馬匹、雞、鵝、牛、牧羊犬錯雜登臺,整個倫敦碗化身為一個田園牧歌式的大舞臺,英國人用自己的創意表達了他們對運動與鄉村的理解。奧運與鄉村此刻,以一種特別的方式聯系起來。

來到2016年,又一次進入了奧運年,我們看到另一種讓奧運和鄉村發生關聯的方式:2016年,蒙牛邀請趙蕊蕊、焦劉洋、楊威等這些奧運冠軍回到自己的老家,為家鄉的孩子們上一堂課。以奧運精神為內核,蒙牛開展了4年的“我回老家上堂課”鄉村公益教育正與奧運締結出一個飽含溫暖的奇妙連結。

 

更快一點——鄉村公益教育不能等

 

奧運是速度的競技場,更快是奧運精神內核。焦劉洋,這個用“更快”要求自己的90后女孩,不斷突破新世界紀錄和自己的極限,在泳壇名將中不斷突破,超越自己,最終成為國人津津樂道的蝶后。

再快一點,同樣是鄉村教育的發展需求。毋庸諱言,在城鄉差距巨大的現實面前,鄉村教育也面臨很大的挑戰。根據2015年底發布的《中國農村教育發展報告2015》顯示,2009年我國尚有鄉村義務教育學生1.55億,5年之后,這個數字就降到了1.38億。一部分孩子是跟著父母進城了,但還有相當一部分孩子,因為大規模的撤點并校和父母外出打工等因素的影響無奈輟學。一組數據顯示,2008年,我國小學的輟學率是5.99‰,2011年就上升至8.22‰。“留不住人是關鍵,無論是教師還是學生。”在一次探訪河南嵩縣鄉村教育的考察中,德亭鎮黃水庵小學的一位老師以切身經驗感嘆道。

城鎮化也許是鄉村教育最終的解決方案。但在轉型過程中,鄉村的孩子們等不起,他們不應該成為轉型的“犧牲品”。學校撤并有時不能為鄉村義務教育的城鎮化問題提供解決,反而會讓那些孩子們承受更大的學習成本。于是,在國家付出了大量努力之外,一些愛心企業也自發地組織起來,為鄉村教育的發展和孩子們的未來貢獻自己的力量。

今年6月,“最快”蝶后、奧運冠軍焦劉洋來到的廣東省連南瑤族自治縣油嶺老排教學點就是這樣一所小學。這個寨子里唯一的小學于2008年被撤并,孩子們不得不每天多花2個多小時,往返于山上的千年瑤寨與山下的油嶺新村教學點。直到2013年教學點宣告恢復,但這個現有17名孩子的小學也因此元氣大傷。

2016年6月24日,焦劉洋應蒙牛“我回老家上堂課”邀請,“游”進了千年瑤寨油嶺老排。“大家平時都怎么游泳?來,跟著我把手抬起來——向前伸!”盡管孩子們的普通話還不太熟練,但感情的交流是相通的:只是簡單的一個動作,孩子們就眉開眼笑,跟著焦劉洋姐姐用心地學起來?;蛟S下一次,他們再去山下的小河里游水時,就會戴上姐姐送的泳帽,就會想起來她教過的游泳動作,就會想起那個最快的蝶后姐姐曾經教過他們的點滴。

2016年6月24日,焦劉洋在千年瑤寨油嶺老排親身指導,給孩子們上游泳課

 

更高層次——“陪伴”鄉村孩子的精神幫扶

 

每一個在做鄉村公益教育的人或企業都會問這樣一個問題:鄉村教育,或者說鄉村孩子們最迫切的需求是什么?

2015年,在全國的1.38億鄉村學生中,61.58%為留守兒童。而據最新發布的《中國留守兒童心靈狀況白皮書(2015)》,在全國留守兒童中,29.4%的孩子一年能見父母1-2次,15.1%的孩子則一年都沒有見過父母。

當很多人還停留在給鄉村孩子捐物捐錢的物質階段,蒙牛和她的伙伴們想得更深遠,做得更多。比起物質幫扶,他們認為孩子們更需要的是更高層次的精神陪伴。于是,“陪伴”,這個有溫度的詞匯和力量,成為了“我回老家上堂課”的核心。

2016年4月,昔日的女排當家花旦趙蕊蕊作為第五名參與“我回老家上堂課”的奧運冠軍教師,來到江蘇省盱眙縣鮑集鎮中心小學觀淮教學點,為一年級的孩子們帶來一堂筑夢課。“你們要好好學習,堅持不懈,一定能夠成為奧運冠軍,成就自己的夢想!”當孩子們以繪畫的方式把自己的夢想表達出來,趙老師鼓勵孩子們道。有一個小男孩給趙蕊蕊印象深刻,那個孩子有語言障礙,只能說簡單的詞語,趙蕊蕊就陪在他身邊,與他一起繪畫夢想。就在趙老師教其他孩子畫畫時,有個孩子突然指著那男孩叫道:“老師,他流鼻涕了。”趙蕊蕊就走過去,蹲在他身邊幫他擦鼻涕,小男孩羞澀地笑出來,靠在趙蕊蕊的懷里。

2016年4月15日,趙蕊蕊來到江蘇省盱眙縣鮑集鎮中心小學觀淮教學點,給孩子上了一趟繪畫夢想課

 

溫暖,是“我回老家上堂課”從創立之初就蘊含的力量。

 

2012年,在一次活動中有感于鄉村教師們的堅持與孩子們對未來的渴望,更準確地說,是“被孩子們純真的眼神打動,被他們純潔的心靈所震撼”,蒙??偛脤O伊萍女士發起了“我回老家上堂課”鄉村公益教育活動。這個因感動而生的帶著滿滿溫情的公益項目,抱定了“用一點一滴的努力讓更多人關注鄉村教育,讓更多鄉村孩子受益”的初衷。“我們選擇的學校,并不以貧窮或富有為標準,而是看他們是否對未來懷有希望和向往。我們希望幫助那些渴望成長的師生們。”蒙牛CSR總監吳福順在一次“我回老家上堂課”的活動中這樣說道。

每年,孫伊萍都會去往一所學校,做當年度“我回老家上堂課”活動的揭幕者。

2014年5月8日,孫伊萍在湖北恩施柳林荒教學點給孩子們上課

 

更強體系——完整幫扶措施成人達己

 

更強,是奧運精神的又一核心,也是蒙牛希望孩子們能擁有的精神。

2016年5月,“最強”體操奧運冠軍楊威來到的胡家拐小學。楊威用他一如既往的耐心,陪著孩子們學習什么叫做堅持,又和他們一起在雙杠上玩耍,甚至蹲在地上給孩子們當跳馬。一個孩子智力稍遜,楊威就格外重視他的感受,不停地給予鼓勵,甚至在雙杠上做起了高難度動作,并表示把這個動作獻給那個努力的小男孩。不僅是言傳,楊威更有身教。一個孩子在跳鞍馬時特別從容地跳過去,但當支撐物換成同學時,他就怎么也不敢跳過去。楊威就一次次地鼓勵他,要他堅持下去。試了一次又一次,孩子終于跳過去了,楊威不禁大聲喊出來:“漂亮!你看,你可以的!”

“更強”還在于“我回老家上堂課”的體系建立。時至今日,經過多年演進,“我回老家上堂課”已經擁有社會名人回老家上課、大學生支教、教師培訓、資源共享、幸福禮單、交換卡路里等眾多有針對性、系統性、精益化的公益措施,成為一個完整系統的公益平臺。

為了讓更多人關注孩子們的成長,蒙牛邀請了大學生們參與到支教活動中來。親身參與了趙蕊蕊活動的北師大支教學生林博嬌說:“參加完這次活動,我真的想去需要我們的村小支教幾年。每個大學生都應該參與這樣的活動,為祖國的鄉村教育事業貢獻自己的力量。”實際上,她的研究生學長學姐們,已在一年前就分赴貴州、新疆等地,為那里的孩子們送去更久的陪伴。

這還不是蒙牛希望的終點。公益不是一個人或企業做很多,而是每個人都來做一點,蒙牛信奉這樣“點滴幸福”的努力。“我回老家上堂課”公益項目下的“交換卡路里”活動就是這樣一個號召全社會參與的公益活動。今年8月,“交換卡路里”活動將再次開啟。這一次,蒙牛將聯合知名運動平臺咕咚,聯手打造線上線下的“交換卡路里”公益微跑活動。只要完成10公里的長跑活動,愛心人士們既可健身,又可將消耗的卡路里折合成牛奶,送到上述三位冠軍走過的小學,送給那些需要幫助的孩子們。同時,為了鼓勵他們,蒙牛和咕咚也會為他們頒發公益獎牌,提供各種驚喜大獎。

2016年5月19日,楊威回到老家仙桃給孩子們授課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但對很多鄉村的孩子來說也很無奈。先天條件的限制讓他們成為弱勢的一方。與蒙牛一起的社會力量正在通過一點一滴的努力,用溫暖的陪伴讓孩子們的世界變得更精彩。

公益事業不需要口號,需要踏踏實實的行動和專業的力量。4年來,蒙牛已聯合了108家公益伙伴,邀請92位名人參與其中,走過了600多所鄉村學校,為10萬名鄉村孩子送去陪伴和幫扶。蒙牛和他的小伙伴們在鄉村教育公益的路上已經走得足夠遠,足夠堅實。對于“我回老家上堂課”未來的構想,孫伊萍說:“蒙牛集團將繼續堅定不移地扮演公益事業平臺的搭建者、實踐者,為更多大山里的孩子圓求知夢想。”

“更快、更高、更強”不只是奧運的精神,也是“我回老家上堂課”的初心。希望更多人能夠關注參與“我回老家上堂課”等一系列鄉村公益教育活動,讓孩子們收獲知識、享受陪伴。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