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制或開放,都有人鉆空子 域名“漏洞”

限制性域名開放注冊,有人“湊巧”趕在日升期前收購了一堆商標;有的商標沒有轉讓,也被人拿去注冊域名。

責任編輯:蘇永通 實習生 孫茜茜 周奕辰

投資域名的暴利,使得有人千方百計鉆行業管理的漏洞,甚至鋌而走險。(農健/圖)

有人偽造公章、材料,假冒地方政府的名義成功注冊了限制性域名;有人與地方政府合作,輕易獲得優質域名。

限制性域名開放注冊,有人“湊巧”趕在日升期前收購了一堆商標;有的商標沒有轉讓,也被人拿去注冊域名。

過去十年里,因為域名打過多少官司,鄭敏杰自己都數不清了。

北京市高級法院在一份行政裁定書中寫道,鄭敏杰“在北京、湖北、天津等地針對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英文簡稱CNNIC)提起五百余起民事訴訟”。據工業和信息化部(下稱“工信部”)的一名工作人員透露,僅2015年,鄭向該部申請的信息公開就有12萬件。

作為中國國家頂級域名.CN的注冊管理機構、根服務器運行機構,CNNIC成立于1997年6月,最早隸屬于中國科學院,現為國家網信辦下屬的局級事業單位,但域名管理業務仍由工信部指導。

作為域名投資人,鄭敏杰想知道的東西很簡單。“究竟哪些可以注冊、哪些不能注冊?為什么我不能注冊的別人可以注冊?應該給我一個說法。”

他的訴訟絕大多數以失敗告終。但在訴訟中,通過逼出來的地方政府和相關企業答辯,他發現一些優質域名,竟是偽造材料假借政府名義申請所得,但結果“總是不了了之”。

2011年4月,工信部辦公廳曾致函公安部辦公廳,稱經CNNIC舉報,“有不法分子偽造我部電信管理局公函、公章,向其申請注冊114.cn、112.cn、120.cn、121.cn、122.cn等”。經核實,這些域名申請材料上的公章均為偽造。

2016年7月,鄭敏杰向工信部申請公開上述舉報函及其附件,想要搞清楚什么人偽造了材料、調查處理結果如何。工信部回復稱,上述材料未保存,信息不存在。鄭敏杰因此將工信部告上法庭,目前案件尚未開庭。

就在同一個月,廣州市天河區法院判決了4起鄭敏杰訴CNNIC索要域名的案件,他又全輸了。

到底預留了多少個

在福建廈門思明區法院,鄭敏杰提起了12例相似的民事訴訟,狀告對象是:域名注冊管理機構CNNIC、注冊服務商廈門三五互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三五互聯公司”),以及12個城市的市政府。

2010年底,有人在域名資訊網站“域名城”發帖稱,天津、廣州、武漢、重慶、長春、南京等12個城市的全拼.cn域名均被注冊。

鄭敏杰立刻在CNNIC官網逐一查詢。果然,tianjin.cn、guangzhou.cn、wuhan.cn等域名都已被拿走,域名注冊服務機構全是三五互聯公司,而且注冊聯系人留的都是新浪、網易等商業公司郵箱,以@××.gov.cn結尾的政府郵箱一個沒有。

根據自己的經驗,鄭敏杰認為,這些都是當地政府才有資格注冊的限制性域名,且很可能被人冒名注冊了。

上述12個訴訟中,CNNIC和地方政府也都認為,涉案域名屬于限制注冊域名。CNNIC的答辯口徑一直是:根據2004年《中國互聯網絡域名管理辦法》(下稱《域名管理辦法》)第25條和《關于CN二級域名注冊實施方案的通告》,涉訴域名屬于“市級以上行政區劃的全稱、正式簡稱”,CNNIC對它們進行保護,禁止所有非特定人注冊。

在全球域名領域,保護性限制注冊并不新鮮。域名注冊服務總體遵循“先申請先注冊”原則,但也會劃定限制注冊、優先注冊等特殊情況。

2003年起,中國的.CN二級域名也開始了限制注冊之路。2002年12月,CNNIC發布《關于CN二級域名注冊實施方案的通告》(下稱《二級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小碧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