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解碼】“同情”是一時的感情沖動嗎

同情必須包含理解,因為同情并不就是我對他人的一時情緒沖動

責任編輯:蔡軍劍 實習生 周小琪

同情必須包含理解,因為同情并不就是我對他人的一時情緒沖動

有一篇《我們不停捐款,難道是為了讓他生到兒子為止?》的文章,說的是一對雙盲夫妻,此前因為他們6歲小女孩很懂事,得到過不少善心人士的同情和捐助。后來他們又不斷生孩子,因此引起網友的怨憤,“既然已經有兩個女兒了,大女兒還因為養不起被其他家庭領養,為什么還要生第二個第三個?”這雖然不過是一則社會八卦,但卻也讓我們見證了人類情緒的不穩定性。

人并不是純理智的動物,而是無時無刻不受情緒的影響,變化不定的情緒影響我們的判斷,也影響我們的行為。一些以前同情這對雙盲夫妻的人,一旦知道他們在不斷生孩子,頓時同情消失了,反而心生怨恨。

從純理智的角度來看,盲人夫妻生活本來就困難,孩子越多越困難,也就越應該獲得人們的同情和援助。為什么偏偏不是這樣呢?原因之一可能是,捐助者把捐助這件事個人化了,覺得自己受騙了,所以不管盲人夫妻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better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