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故知新】自己開的國際玩笑
學歷史的人說話要與人不同,不僅要提出自己的見解,而且要用證據來證明所提出的見解
責任編輯:蔡軍劍 實習生 周小琪
學歷史的人說話要與人不同,不僅要提出自己的見解,而且要用證據來證明所提出的見解
最近寫了一篇《“開國際玩笑”》(詳見2016年5月19日《南方周末》自由談),里面說到所謂美國“漢學三杰”的魏斐德、孔飛力和史景遷三位有一個共同特點,即他們都在博士畢業后留校任教。結果發現是我自己開了個“國際玩笑”——孔飛力畢業并未留校,而是先到芝加哥大學任教,且達十多年之久。在說別人“開國際玩笑”時自己卻失察如此,實在不應該,必須對讀者說聲抱歉!
記得在電視上看到李敖先生說:別人都罵某某是王八蛋,可我有一個本領,我能證明某某是王八蛋,因為我是學歷史的(大意)。我自己常對學生引用李先生這句話,強調學歷史的人說話要與人不同,不僅要提出自己的見解,而且要用證據來證明所提出的見解。但我自己就沒做到,即使不是有意的。
我們對自以為熟悉的事,常常開口就說,不加查證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better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