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民間發明家遇上資本玩家“巴鐵”圈錢術
六年前,它的名字叫“立體快巴”,輿論的焦點是民間發明家宋有洲這項技術的可行性。這一次,冠以“巴鐵之父”之名的資本方白志明,成了焦點。
責任編輯:顧策 助理編輯 溫翠玲 實習生 石茹
2016年5月20日,北京,在第十九屆中國北京國際科技產業博覽會上,技術人員對“陸地空客”“巴鐵”進行演示前的調試。
六年前,它的名字叫“立體快巴”,輿論的焦點是民間發明家宋有洲這項技術的可行性。這一次,冠以“巴鐵之父”之名的資本方白志明,成了焦點。
曾任職于北京華贏凱來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寧波分部的理財顧問肖麗向南方周末記者介紹,公司重點是向老人拉投資,說是上了年紀的叔叔阿姨一般都有積蓄,“看看,多過分!”
從“全面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全球首輛空中巴士”,到“小學畢業發明家和P2P金融企業合謀涉嫌非法集資圈錢的把戲”,劇情反轉只隔一天時間。
2016年8月2日,在位于河北省秦皇島市北戴河區戴河鎮車站村附近的測試路段上,“巴鐵”駛出了和六年前類似的輿論軌跡。
六年前,它的名字叫“立體快巴”,輿論的焦點是民間發明家宋有洲這項技術的可行性。這一次,冠以“巴鐵之父”之名的資本方白志明,成了焦點。
宋有洲的“新大陸”
宋有洲的微信名叫做“新大陸”,朋友圈封面是藍天白云、青山草地之間的一輛金色雙層大巴車。今年58歲的他,2010年以來一直在為他的立體快巴尋找新大陸而不得。
出身黑龍江生產建設兵團的宋有洲,被稱作“民間發明家”,只有小學文化學歷,2010年接受南方周末記者采訪時,他介紹自己曾經當過兵團戰士,采過礦,做過木工,后來一直做生意,涉足過煙酒批發、水暖建材、石粉和飯店等多個領域。1999年被授予了平生第一項專利——禮賓花,一種以壓縮氣體為動力噴射出精美彩紙的慶典用品。在立體快巴之前,他與人合伙在深圳成立了深圳市華世未來泊車設備有限公司。
2010年5月,宋有洲帶著它的立體快巴模型和視頻在第13屆北京國際科技產業博覽會上亮相。這個以電力驅動、通過鋪設軌道能在小汽車頭上跑,以期解決城市交通擁堵的公共交通工具,因為被《紐約時報》報道而引起國內關注,宋有洲隨之啟動了立體快巴商業化推廣。
同年,上海交通大學汽車研究院為其出具了一份車輛和基礎設施的可行性論證報告,結論是“車輛可行、基礎設施建設基本可行”。事后該學院對南方周末記者聲明,參與該項目的是個人行為;參與論證的張建武教授則對南方周末記者表示這一報告并不是很完善,技術上還是有一些問題。
2011年1月,據《京華時報》報道,北京門頭溝區相關負責人明確表示,原計劃在北京門頭溝地區建設189公里的“立體快巴”軌道的項目,僅為研究性項目。“立體快巴”計劃宣告夭折,此后宋有洲和他的立體快巴淡出了人們的視野。
沒想到,2016年5月,宋有洲帶著他的立體快巴縮小模型再一次出現在北京國際科技產業博覽會上,這一次“立體快巴”改名叫做“巴鐵”,宋有洲的身份變成了巴鐵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總工程師,與他一起出現的還有巴鐵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白志明。
“老宋(指宋有洲)去了北京后,我們就沒怎么聯系了,聽說他找了很多投資人,但是這些年沒一個成的。”宋有洲在深圳的一位合作伙伴對南方周末記者表示。
早在2010年1月26日,吳風燎、毛建閣兩人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be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