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投資如何重拾升勢?
民間投資增速在半年內從10%下滑至不足3%,驚動了決策層。
責任編輯:馮禹丁 助理編輯 溫翠玲 實習生 石茹
民間投資增速在半年內從10%斷崖式下滑至不足3%,使國務院首次對促進民間投資開展專項督查。圖為江西省德興市一民營窗飾企業的女工正在加工百葉窗簾。
7月15日公布的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6年1-6月份,民間固定資產投資158797億元,同比名義增長僅為2.8%。而同期全國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258360億元,同比名義增長9%。
民間固定資產投資增速的快速下滑引起關注。就在2015年,民間固定資產投資增速還高達10.1%,高于全國固定資產投資增速10.0%。在走勢圖上,全國固定資產投資增速與民間固定資產投資增速,這兩條曲線形成了一個“喇叭”形狀:直至2015年底,兩條曲線都是幾乎重合的,到了2016年2月份,前者保持了10.2%的高增速,而后者突然下滑至6.9%。此后,“喇叭”的敞口越來越大,直到二季度末,兩者相差了6.2個百分點。
民間投資增速在半年內從10%下滑至不足3%,驚動了決策層。5月下旬,國務院九個專項督查組在未提前通知地方的情況下,奔赴江西、黑龍江、廣東、湖南等18個省市區,進行為期10天的實地督查,這是國務院首次對促進民間投資開展專項督查。督查組發現,民營資本普遍反映的問題有缺乏公平待遇;抽貸、斷貸現象突出,融資難;審批繁瑣;成本高、負擔重等四大方面。
南方周末記者就此采訪了多位專家,摘其觀點,以饗讀者。
李煒光(天津財經大學教授)
企業稅收優惠落實不甚理想
李煒光(天津財經大學教授):
我們對四地民營企業稅費負擔的調查顯示,在2010年到2015年,宏觀稅負口徑均在40%上下波動。2009年以來,企業稅費負擔率在30%-40%,與國家發改委調研數據相近,&l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劉小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