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爭議
責任編輯:史哲
◆ 中國交響樂團將為教皇演出
美國《洛杉磯時報》,5月1日,唐·李
中國國家交響樂團下周將在梵蒂岡為本篤十六世做一次專場演出。演出將以莫扎特的《安魂曲》開場,以中國民歌《茉莉花》結束。梵蒂岡的消息來源表示,是中國方面主動提出演出的建議。雖然本篤十六世上臺之初就不顧中國中央政府的反對任命一名香港主教為樞機主教,但是也曾表示愿意同中國發展建設性的關系。此次中國方面的主動行為,顯示出中國政府改善雙邊關系的積極態度。
【點評者說】中國也許很快就會發現與教皇、達賴喇嘛等宗教兼政治人物接觸,無論是閉門會議,還是搞個樂團去吹拉彈唱一番,到底也沒什么大不了的。畢竟只有談了才知道分歧所在,能不能解決。不過,在政治學的學理上,任何宣稱對其信徒擁有超國家權威的團體,都是民族國家必須警惕的“敵人”。
◆ 朝天客與中國留學生
韓國《國民日報》,5月5日,全正熙
北京奧運圣火傳遞過程中發生了中國留學生行為過激事件,對此我們需要認真思考。我們自身是不是被禁錮在民族主義的框架中呢?部分學生動粗、首爾市政府廣場前過多的五星紅旗,理解為二十來歲年輕人的血氣并不為過。
我們在猛批中國留學生前,應該首先想到:眾多留學生是未來的知韓派。近現代,不少韓國領導人曾在美國和日本留學,回國后成為知美派和知日派?,F在的中國留學生有可能成為中國未來的領導人。和他們建立良好的關系,未來在國際形勢把握上就有望處于有利地位。
但是,在韓的外國留學生和亞洲勞工蝸居一隅,在韓國人冷冰冰的目光中與韓國人為鄰,基本沒有韓國人關心他們在韓國的生活狀態。吸引中國留學生只是為了改變學校的財政情況,來之后就不聞不問。韓國大學和政策制定部門不應將留學生僅僅看成來上學的外國人。這樣下去,被忽視的群體會形成一股力量,歐洲就曾為此付出過代價。
網絡編輯:瓦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