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主義和優主主義
自稱優主主義是容易的,但如果沒有具體措施來選優和持優,所謂的“優主集團”很可能蛻化成“劣主集團”,優主主義會演變成劣主主義,世界上有不少以優秀領導自詡的實行劣主專制的國家,這些歷史教訓值得記取。
責任編輯:戴志勇
自稱優主主義是容易的,但如果沒有具體措施來選優和持優,所謂的“優主集團”很可能蛻化成“劣主集團”,優主主義會演變成劣主主義,世界上有不少以優秀領導自詡的實行劣主專制的國家,這些歷史教訓值得記取。
20世紀的最后十年是民主主義空前高漲的年代,世界上大多數國家(60%以上)都實行了民主選舉,不過,這股民主化大潮在21世紀出現了退潮。其原因主要是民主制的難如人意表現,這種不良表現不僅發生在民主制不太成熟的發展中國家,而且還出現在成熟的、發達的民主國家。
民主制的實踐出了什么問題?民主主義的理論隱含著什么缺陷嗎?在民主的框架內,需要進行什么樣的改革?在民主的框架外,是否還有替代的出路?
精英主義、威權主義、賢能政治……這些是常被述及的替代,不過,我提出了“優主主義”的概念,因為這個概念不僅與精英主義、威權主義、賢能政治相關,而且還與民主的實踐、民主的理論相關。
民主主義:誤區和改革
近年來民主實踐中出現了很多問題,在英國脫歐的民主公投中,很多選民沒搞清脫歐的意義就去投票,極不理性;在一些發達國家的民主決策中,“否決政治”盛行,政治僵局持續;在伊拉克實行民主制后,亂象叢生,恐怖活動蔓延。對這些實踐中出現的缺陷,有人會認為這只是民主制度在實踐過程中的誤差,民主理論是沒有錯的,民主邏輯是正確的,就像化學實驗中由于雜質的污染出現了誤差,發生了非預期的結果,這不能說明化學理論有問題。
但是,當一種理論在實踐中不斷發生誤差、不斷出現非預期的結果,注重事實和理性的人應去探索一下,其基本邏輯層面會不會潛藏著問題,以便能夠針對問題進行改革。
理性地分析民主理論,可以發現至少三個邏輯誤區的問題。
第一個是民主理論中兩個核心理念之間的概念矛盾。在民主理論中,有一個極為重要的核心理念是“保障個人權利”,同時又有另一個核心理念是“民主是人民統治”,此處隱含了一個概念矛盾的邏輯誤區。在民主的話語敘事中,“人民統治”和“個人權利”是沒有矛盾的一對概念,民主就是要保障個人權利,只有保障了個人權利才能實現人民統治的民主。不過,從深層邏輯的角度來看,這兩個概念存在著矛盾。因為,“人民”是一個群體本位的概念,而“個人權利”是一個個體本位的概念。在個體本位的框架中,人民是無數個人的集合,這些個人具有各自不同的利益和意見,不存在整體化的“人民利益”和“民意”。所謂“人民利益”其實是很多互相沖突的利益,所謂“民意”則是無數互相對立的意見。
忽視這個概念邏輯矛盾的結果是,個人可以在民主體制中以民意之名來追求個人利益,這個現象在許多民主亂局中都能看到,烏克蘭、泰國的不同政治派別,都打著“民意”的旗號來爭取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be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