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解碼】公共討論中的“洗地”和“打臉”

“洗地”將討論引向對發言者動機的揣測,“打臉”將本該使用腦子的事情變成面子問題。

責任編輯:蔡軍劍

“洗地”將討論引向對發言者動機的揣測,“打臉”將本該使用腦子的事情變成面子問題。

在互聯網上的公共討論中,“洗地”和“打臉”是兩個被廣泛使用的詞。和不少網絡用語一樣,這兩個詞活潑、犀利,可以給使用的人帶來巨大的心理快感。

但是,這兩個詞也折射出人們在公共討論中存在著一些不好的習慣。對這兩個詞的過多使用,有可能降低公共討論的質量。

先說“洗地”。據說這個詞最早出自周星馳的電影《功夫》。影片中,警察收了斧頭幫的賄賂。于是,斧頭幫大哥殺人之后,只須高喊“警察,快來洗地了”——警察不僅不會干涉他們殺人,而且還要幫忙做好善后工作。

因此,“洗地”的核心含義就是:拿了好處,替人做事,而且一般是做不光彩的事情。在公共討論中,只消祭出&ldquo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zero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