豹變三年,順從還是顛覆?中國移動醫療,到底改變了什么?

從2014年移動醫療元年至今,中國移動醫療發展迅速。2015年,市場規模接近50億,用戶規模突破1700萬人。

責任編輯:呂明合

(農健/圖)

從2014年移動醫療元年至今,中國移動醫療發展迅速。2015年,市場規模接近50億,用戶規模突破1700萬人。

提供新的醫療方式、促進公立醫院的信息化進程、促進新的醫療商業模式的形成,移動醫療帶來的改變實實在在。

但受限于醫療行業專業度高、壟斷性高、政策風險高的“三高”障礙,它始終盤桓在診前、診后等傳統醫療服務的邊緣,無法真正觸及“院中看診”這一核心。

移動醫療三年,我們采訪行業內企業,從原點出發,盤點這一新生事物為醫療事業帶來的變與不變。

“醫生,你能不能快點看!””醫生,我的孩子溫度降不下來怎么辦?”7月一個暴雨后的深夜,上海某三甲醫院的急診大樓依舊燈火通明,每個窗口都排著長龍。暑期就診高峰加上連續高溫天氣,在這所以兒科見長的三甲醫院,兒科的急診量明顯增多。

已過深夜11點,擠進急診室看病的患兒和家長依然一波接著一波。濕熱的空氣黏在皮膚上,使整個人渾身濕答答的?;純河械目摁[,有的昏睡。家長則緊圍在醫生身邊,臉上寫滿了疲憊與焦躁。終于,有人按捺不住火氣:“我帶著孩子晚上8點就開始掛號,到現在別說輸液,連看診都沒輪上!”

進入國內幾乎每所三甲醫院,“看病難”或許都將成為你面臨的巨大考驗?!?015年我國衛生和計劃生育事業發展統計公報》顯示,盡管數量占到醫療機構總數的93.6%,但2015年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就診人次僅占比56.4%。而占醫院總數7%的三級醫院,卻吸納了全國45%的診療人次和38.9%的入院人次。三級醫院的虹吸效應,直接導致了看病難題。

不過,新興的移動醫療行業,為緩解“看病難”提供了另一種可能。目前,移動醫療領域App已超過2000款,涉及掛號、問診、疾病管理、自診自查、醫療學術等多個領域。

被稱為“移動醫療元年”的2014年以來,互聯網巨頭、資本市場、創業者、醫藥企業正紛紛進軍移動醫療領域。作為新生事物,移動醫療一度被寄予希望,希冀通過消除信息不對稱、增加醫療資源供給等方式解決看病難問題,但而今看來,達到理想狀態依然任重道遠。

“2014-2017年,移動醫療市場仍處于高速發展期之前的啟動期。”易觀智庫醫療行業研究總監、高級分析師姜昕蔚說。根據易觀智庫的數據,2015年,中國移動醫療市場規模接近50億,用戶規模突破1700萬人。

姜昕蔚發現,移動醫療在提升效率和完善服務方面有著明顯優勢。不過,醫療行業專業度高、壟斷性高、政策風險高的“三高”障礙,也讓移動醫療始終盤桓在診前、診后等傳統醫療服務的邊緣,無法真正觸及“院中看診”這一核心。

啟動三年,移動醫療的創業者和投資者,仍在尋找突圍之路。

提高患者效率

見到劉萍(化名)時,她正抱著高燒的女兒,站在注射室門口,焦急地等待著叫號。“站得腿都麻了,等了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zero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