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爭議】奧運選手該業余化嗎?
有人將運動員使用興奮劑歸結為獎牌競爭壓力太大,應該讓奧運選手業余化,給競爭減壓,這合適嗎?
責任編輯:陳愷辰 蔡軍劍
正在舉行的第31屆夏季奧運會,有來自全世界的約11000名運動員競逐里約奧運會28個大項、306個小項的獎牌。本次奧運會,反興奮劑的力度空前。目前,國際體育仲裁法庭已取消了波蘭舉重選手Tomasz Zielinski及保加利亞3000米障礙賽選手Silvia Danekova等人的參賽資格。此前有一批俄羅斯選手或涉興奮劑被取消參賽資格,有人將運動員使用興奮劑歸結為獎牌競爭壓力太大,應該讓奧運選手業余化,給競爭減壓,這合適嗎?可行嗎?值得一辯。
正方:
奧運精神是“更高、更快、更強”,鼓勵人類挑戰體能的極限。但是,由于奧運獎牌事關運動員個人名利,一些人鋌而走險,使用興奮劑,試圖通過欺騙手段獲得本不屬于自己的榮譽。所以,盡管奧運會有反興奮劑機構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瓦特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