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在幻想車費下降?人家可是比埃緹帝
通過熱錢操縱市場競爭,最終從事實壟斷中獲利的“幕后資本”,才是現有的反壟斷法框架真正的桎梏。
優步,這家撼動了全球市場的闖入者,卻改變不了它在中國的命運。
合并之后的滴滴已經集百度、阿里、騰訊等多方投資為一身,開始大刀闊斧進軍多個新領域,似乎要成為BAT之后的第四大巨頭,BATD的新格局已經儼然形成。
司機們開始擔心,合并后補貼會不會進一步降低。而對于廣大乘客來說,關心的則是網約車費會不會大幅上漲。
“知道”(nz_zhidao)告訴你,《反壟斷法》為什么不會成為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8月1日在杭州拍攝的一手機上安裝的滴滴出行和優步客戶端圖標。
8月1日,滴滴出行與優步中國對外宣布合并。隨后,有關該案是否涉及壟斷的輿論報道層出不窮。次日商務部發表聲明,稱尚未收到滴滴和優步中國相關交易的經營者集中申報。這一切,都令人難以不去聯想去年2月14日滴滴快的合并案。
如果對去年情人節的快的和滴滴合并案稍有留心,不難發現合并案過程的波瀾不驚。主要競爭對手易到用車第一時間向商務部反壟斷局舉報后,至今都沒有收到有關部門的明確答復;而去年8月7日財新網報道引用易到用車方面無奈的陳詞“普遍的說法是,還在走流程”,似乎就成了公開報道中對快的和滴滴合并案最后的注腳。
對于此番滴滴優步的合并,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沈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Golradir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