廳官劉滿堂的治村試驗
“我本來就是農民,從小在莊稼地里長大,見到農村的一草一木都有說不出的親切,到這里太習慣了?!?/blockquote>責任編輯:李梁 助理編輯 溫翠玲
劉滿堂(中間者)與當地群眾交談。
“劉總主動請纓到旬陽李家臺村擔任第一書記,級別之高、資源之廣,在中央選派的這一批書記中,是全國唯一、央企唯一。”
“我本來就是農民,從小在莊稼地里長大,見到農村的一草一木都有說不出的親切,到這里太習慣了。”
自來水的問題,本來兩三年后才可能解決,現在就解決了。
一年來,陜西旬陽縣的李家臺村里,來了個皮膚黝黑的老頭兒。他樣子和村民差別不大——熱天喜歡戴個草帽,常常拄著節竹棍,穿一雙皮鞋,走路不緊不慢。但當他一開口說話,差別就出來了:說一口北京味兒的普通話。
在村民眼里,這老頭兒來頭不小。村口公示欄里,他的名字排在村支書王東后面,職務是村里的“第一書記”。但王東很清楚,“這個‘第一書記’比縣委書記級別都高,正廳級官員哩!”
這位正廳級的“第一書記”名叫劉滿堂,來這里之前是中國核工業建設集團(下稱“中核建”)總會計師。一年前,59歲的他主動請纓,來到李家臺村擔任第一書記,計劃在這里干上三年。
在李家臺村村民看來,村里來了大領導,“開天辟地第一回”,這無疑是“天上掉餡餅”的大好事。一個快要退休的廳級官員,為何千里迢迢來到陜南秦嶺深山的貧困縣當一名村官?村民又是如何看待這位北京來的“劉書記”呢?駐村一年來,他給這座山村到底帶來了什么?
主動請纓當村官
劉滿堂能來到農村掛職,源自一份文件的下發。
2015年4月,中組部、中央農辦、國務院扶貧辦印發《關于做好選派機關優秀干部到村任第一書記工作的通知》,決定對黨組織軟弱渙散村和建檔立卡貧困村選派第一書記,主要從各級機關優秀年輕干部、后備干部、國有企業、事業單位的優秀人員和以往因年齡原因從領導崗位上調整下來、尚未退休的干部中選派。
當時,擔任中核建集團黨組成員、總會計師的劉滿堂,正在為中核建集團下屬財務公司的籌建事宜忙碌。同事們都沒想到,他竟然也出現在申請人名單中。
據中核建集團公司副總經理李清堂了解,“劉總主動請纓到旬陽李家臺村擔任第一書記,級別之高、閱歷之深、資源之廣,在中央選派的這一批書記中,是全國唯一、央企唯一”。
劉滿堂在國家審計署工作了28年,從值班室秘書一直做到正司級的審計署直屬機關黨委常務副書記。爾后又以審計署太原特派員辦事處特派員、黨組書記的身份調至央企中國核工業建設集團,擔任總會計師一職。
原本再過兩年,劉滿堂就到了退休年齡,誰也沒想到他的仕途會有如此變化??赡芤驗榧墑e特殊,和他同批次的掛職干部在2015年8月份已經到駐村報到,他晚了近一個月,才于當年9月8日到旬陽縣李家臺村報到。
一直以來,旬陽縣是中核建集團定點的扶貧縣。中核建此次向旬陽縣選派駐村第一書記,也是參照這份中央確定的定點扶貧結對關系名單。
劉滿堂的選擇確實引起一些人議論。在村里與前來調查的國防科工局青年調研組交流時,劉滿堂坦言,有人說“我歲數大了,又加上北京霧霾大,到村里正好可以呼吸新鮮空氣,修身養性&rdquo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小碧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