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賣一件衣服報一次關,那生意就別做了” 杭州“新經濟”倒逼政府改革

無論是跨境電商試驗區,還是創新小鎮,杭州政府面對新經濟產業的快速發展,開始意識到必須改革陳舊的管理模式。企業的推動與信息分享,也加快了政府的改革進程。

責任編輯:顧策 助理編輯 溫翠玲 實習生 曾玉

中國杭州跨境電子商務綜合體試驗區的示范區——跨貿小鎮。(視覺中國/圖)

無論是跨境電商試驗區,還是創新小鎮,杭州政府面對新經濟產業的快速發展,開始意識到必須改革陳舊的管理模式。企業的推動與信息分享,也加快了政府的改革進程。

“沒有改革就沒有這個行業。”丁偉對南方周末記者說。

他是浙江執御信息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執御公司”)執行總裁,做的是服裝生意,曾經一度瀕臨絕境??缇畴娚痰哪J匠霈F,拯救了這家公司。

2015年3月份,中國(杭州)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成立(以下簡稱“杭州綜試區”),相繼推出統計監測體系、風險防控體系等政務改革,跨境電商這一新型經濟業態得以能夠大面積施行運作開來。

但這一系列改革,卻是在執御這樣的公司推動下才完成的。

僅僅一年多時間,執御公司的業績實現了3—5倍的飆升。杭州綜試區提供的數據顯示,2015年當年,杭州實現跨境電子商務出口22.73億美元,進口11.91億美元,拉動杭州外貿出口增長5.4個百分點。

新經濟遭遇制度瓶頸

“小語種也沒問題,我們可以在線實時客服。”穿梭于密密麻麻的展廳,丁偉向南方周末記者介紹,通過技術手段的不斷完善,他們基本克服了外語客服、退換貨的頑疾,“外國人在我們平臺買衣服,就像你在淘寶上買東西一樣方便。”

早在2006年,丁偉就與人合伙創建了一個時裝品牌。創業伊始,瞄準國際市場,始終堅持精益求精的高端路線,無論原材料篩選還是設計研發,都向國外一線奢侈品大牌看齊。但是苦于定位不到精準的目標消費群體,業績一直不溫不火。

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之后,外貿形勢一落千丈,公司一度淪落到虧損的邊緣。

杭州是著名的“電商之都”,彼時,電子商務這一消費習慣日漸普及。受此啟發,2010年之后,他開始嘗試利用網絡途徑,將衣服銷往海外。

最初,丁偉也想效仿在杭州大大小小遍地開花的電商企業,把產品直接展示、銷售給個體消費者,而不是國外大的零售巨頭。電子商務靈活、直接、個性化的特點,讓執御公司在極短時間內打開了銷路。

不過,公司很快遭遇了制度瓶頸。按照一般貿易流程設計的監管模式,每一樁進出口交易,都要進行一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zero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