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非遺”產品已經上市了
目前屬于聯合國的非遺項目,廣東有四個:粵劇、古琴、剪紙、皮影。全國的國家級非遺項目共333個,其中廣東的國家級非遺項目有147個。
責任編輯:朱曉佳 李曉婷 實習生 楊鴻志
全國333個國家級非遺項目中,有些面臨滅絕,有些活得很好。比如粵繡,有些做得好的公司已經可以上市。
什么是非遺,廣東省文化廳非遺處處長杜紹勤開玩笑,“它不是東西”:“它往往不是一個物品,可以是一個技藝,或者一個配方。比如涼茶本身不是非遺,但涼茶那個配方、那個技藝是非遺的。比如粵菜、潮菜,它們是非遺,說的是烹調的技藝。它和文物的區別就是物質和非物質。”
傳統戲劇、舞蹈、技藝、手工藝、民俗,都可以成為“非遺”。
目前屬于聯合國的非遺項目,廣東有四個:粵劇、古琴、剪紙、皮影。全國的國家級非遺項目共333個,其中廣東的國家級非遺項目有147個。
20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zero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