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虛構】“回娘家” 美國導游講的故事
“我們沒有兒女。我年輕時去醫院作檢查,結論是輸卵管閉塞。丹尼斯不想妻子為此受沒完沒了的折磨,聲明不想要孩子。2001年丹尼斯患了癌癥,去世前兩年,他替家鄉的一個堂侄子辦了過繼手續,以養子的身份來美,他就是小陳?!?/blockquote>責任編輯:朱又可 實習生 林昭儀
一
2005年,是我在舊金山“通達”旅行社當導游的第4個年頭。每年夏天,黃石公園這條旅游線路最為繁忙,我帶的都是七天團。
8月中旬出發的團,五十多名團友中,有一位白人老太太,八十多歲了,金發早已變為銀色,頭部閃著靄靄的白光,在坐滿黑頭發的大巴里,格外搶眼。她名叫莎朗,深目高鼻,高個子,一襲連衣裙,從后面看,還像個窈窕少女。更加出奇的,是能說廣東話。團友驚訝地告訴我,莎朗的廣東話不但順溜,而且夾上不少臺山土語,神了!我還注意到,莎朗雖然身板硬朗,不需人攙扶,但走到哪里,都有一個小伙子跟隨。在途中,我和這位小伙子談過幾次,知道他叫小陳。原籍廣東臺山,是莎朗的貼身傭人。
旅行團所乘的大巴,從加州出發,穿過內華達州的沙漠,愛達荷州的麥地與玉米田,沿著蛇河峽谷逶迤而行,一路有落基山脈蜿蜒相伴。大巴上,導游坐在第一排,五十多位游客的座位,每天按次序調換,以示公平。游覽了懷俄明州的黃石公園以后,莎朗以及小陳的座位,從后面移到第二排。我得以就近觀察她,交談也很方便。莎朗耳聰目明,風度極好,連坐巴士也維持優雅的姿勢,從來不曾東倒西歪地睡。她偶爾和小陳低聲交談,用的是廣東話。
離開號稱“世界第一”的黃石公園噴泉群,巴士從海拔1620公尺的北門開出,進入89號高速公路。我拿起麥克風,開始例行的講解:“眼下,我們剛剛走出懷俄明州的邊界,前面的小鎮,叫利文斯登——”我沒說完,莎朗驀地站起,用右手把麥克風蓋住,極急切地問:“對不起,你說的是什么地方?”“Liwensiton,怎么啦?”我驚訝地看著這失態的老人。“哦,哦,是這里嗎?”她臉色煞白,兩手發抖。我連忙安頓她坐下。悄聲問小陳,莎朗身體怎么樣?小陳說沒事,她是激動成這樣。一個普通的西部小鎮,為什么給了她這般強烈的刺激?我匆忙結束了對沿途風景的介紹。坐下來,和莎朗攀談。
小陳讓莎朗喝了小半瓶礦泉水,莎朗的臉色恢復紅潤,不好意思地低下頭,仿佛陷進了久遠的回憶。我留神觀察她的情緒。過一會,她吩咐小陳把擱在座位下的手袋拿起來,打開,她小心地從里層抽出一個記事本,本子的封面破舊,貼上好幾層透明膠紙。她戴上眼鏡,打開,找出寫上密密麻麻的號碼的一頁,號碼是用藍墨水寫的,原色早已褪盡,變為淺黑。“查理,你能不能替我打一個電話?”她指著一個號碼問我,極度緊張而熱切的神態。“行,我替你打,可是,打通了要說什么?”“你先試試,看有沒有人接。”我遲疑著,有這樣打電話的嗎?“至少要有姓名吧?”“找——找戈登先生。”
我勉強地在手機上按下10個數字。那一頭是座機,叮鈴鈴,叮鈴鈴,好久沒人接。莎朗死死地盯著我手里的手機,呼吸急促起來。“哈羅。&rdquo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zero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