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的“南開”
算是我孤陋寡聞,以前還真不知道重慶也有一個“南開”。著名的南開中學和南開大學都在天津,難道在重慶還有一個比山寨更大一點的“山城版”?
責任編輯:劉小磊
圖左為張伯苓
去年一個很偶然的機會,我去了重慶。由于重慶到澳門的航班是隔日飛的,我也有了一點走一走的時間。朋友帶我去看看重慶的“南開中學”。
算是我孤陋寡聞,以前還真不知道重慶也有一個“南開”。著名的南開中學和南開大學都在天津,難道在重慶還有一個比山寨更大一點的“山城版”?
重慶的南開中學位于沙坪壩,1936年由天津南開掌門人張伯苓設立,并自兼校長。最初的名稱是“南渝中學”,即南開與重慶的合名。張伯苓之所以要跑到重慶設校,是因為當時的華北局勢。1931年“九一八事變”后,日本沒有停止其侵華的腳步。1933年,日軍攻占熱河,繼攻長城各口,中國軍隊頑強抵抗后不支,被迫與日軍簽訂了《塘沽協定》。華北由此已處于險境,天津由此已成為前線,日本在天津也有駐軍,一旦形勢有變,天津南開各校將有可能不保。
這一步先著,張伯苓還真下對了。
重慶的南渝中學開學還不到一年,“七七事變”爆發了。七月二十八至三十日,天津南開各校遭到了日軍的野蠻轟炸,建筑幾乎全部被毀,校園成了一片焦土。天津南開各校開始其流亡生活。張伯苓逃了出來,住到重慶的南渝。南京的報紙上也刊出廣告,宣布有條件離開天津的南開男、女中學生,可以到重慶去繼續學業。“南渝中學”隨后亦改名“南開中學”,以示其生命之延續。
今天的重慶,修了許多沿江、跨山的高架路,不到一小時的車程,便從曾家巖到了沙坪壩。南開中學的大門,應當是新修的,與重慶一中相對面,入門即見校訓:“允公允能,日新月異”,這是南開各校共同的校訓。重慶南開的校歌,也沿用了天津南開的校歌: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zer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