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某某:如何洗稿還讓人叫好?

移花接木將別人的想法和文字變成自己的,這就是俗稱的洗稿。

(新華社/圖)

黃庭堅堪稱詩歌界洗稿的翹楚,其代表作《黔南十絕》人稱“盡取白樂天語”,“其七篇全用之,其三篇頗有改易”,翻譯成網絡語言就是他把白居易的詩拿過來“七篇大洗稿,三篇小洗稿”。

“知道”(nz_zhidao)告訴你,如何洗稿還會讓人叫好?

朋友說他們老師的論文有一段他特別眼熟,仔細一看,猛地一驚,這不是自己寫的文獻綜述作業中的一段話嗎?但既沒有標注來源,文末也沒有致謝。

移花接木將別人的想法和文字變成自己的,這就是俗稱的洗稿。

同樣是洗稿,也有境界之分。

最低級的就以網絡媒體為代表的不生產內容的搬運工。這種低級的洗稿已經泛濫成災,不值一表。

稍微高端一點的洗稿就是改頭換面。經過洗稿,別人的東西稱為自己作品的一部分,只要洗得不太過分,也只能定性為借鑒或者致敬。老師將學生做的文獻綜述稍加改動用到自己論文中,因為借鑒之處只占一小部分,而且也非核心內容,很難算剽竊。

有位教授說他們早年創辦某專業時屬于大陸第一家,教材需要自己編。起初他還認真地編寫,但被領導批評太慢,港臺有教材,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