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重走海上絲路

中國文化在海外是一個巨大的存在。隨著季風來到南洋的古代漁民,歷經世代在南洋生活,沿海地區無論是服飾、建筑、美食,還是音樂、舞蹈、文學,都有著華人文化的烙印。最為突出的是媽祖崇拜,幾乎每個島上都有。

責任編輯:李宏宇

2006參加北京大學羅新教授為團長的中蒙聯合考察—從杭愛山到阿爾泰山(橫穿蒙古國)攝于齊格斯泰河河谷里的營地。(爾冬強供圖/圖)

100多年前上海開埠,在上海生活居住的西方人除了說英語,日常還用哪些語言?答案是出人意料的——他們熱衷于學說上海話。當年西方人為了貿易需要,出版了大量有關上海話的辭典和課本。

這些泛黃的書籍出現在《一個人的絲綢之路——爾冬強海上絲綢之路視覺文獻展預展》上。這個由大量文獻、實物、照片、書籍組成的展覽,是爾冬強歷時3年考察海上絲綢之路的收獲,目前正在上海徐家匯大修道院內展出。展品僅僅是爾冬強收藏的一小部分,他的絲綢之路主題的藏品已經具有一個中型博物館的規模?!兑粋€人的絲綢之路》從2016年7月23日起展出3個月。

爾冬強是一個具有世界眼光的攝影家,從1980年代開始,他就著手拍攝并完成了上海城市攝影、中國近代通商口岸、鄉土中國等多個系列,出版了數十種攝影專著,每一個系列都是頗具學術價值的專題。

爾冬強工作室的書桌上有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Golradir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