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圈為何人人都在談論區塊鏈

在比特幣泡沫破裂之后,作為比特幣底層技術的區塊鏈卻意外成為“明星”。傳統金融機構希望借助區塊鏈技術趕超互聯網企業,創業公司更是將其當作一個新的風口。

責任編輯:顧策 助理編輯 溫翠玲 實習生 曾玉

2016年2月24日,香港,科技公司Blockstream首腦來港就區塊鏈技術講演。(東方IC/圖)

在比特幣泡沫破裂之后,作為比特幣底層技術的區塊鏈卻意外成為“明星”。傳統金融機構希望借助區塊鏈技術趕超互聯網企業,創業公司更是將其當作一個新的風口。

8月中旬酷暑依舊,龔鳴走入上海長樂路上的某會館內,為自己的新書《區塊鏈社會》現場簽售。

龔鳴是國內最早一批的區塊鏈投資人,曾參與創作了《數字貨幣》《區塊鏈:新經濟藍圖及導讀》等多部區塊鏈作品,并創辦了區塊鏈信息門戶網站——“區塊鏈鉛筆”。

龔鳴對座無虛席的簽售現場有些驚訝,他表示,像區塊鏈這樣小眾的話題竟然也能吸引那么多聽眾,有些出乎意料。

除了讀者,現場還有不少慕名前來的投資人,一名來自某知名科技上市公司的職員就向龔鳴遞出了名片,邀請龔鳴前來公司“指導工作”。

作為新型貨幣的研究者,比特幣滿足了龔鳴對經濟自由的所有幻想:去中心化、去權威化、重塑社會信用體系,龔鳴2012年就參與投資比特幣,是一名資深“幣圈”人。

2013年12月4日,比特幣價格達到了1147美元的歷史最高點,遠超同期黃金的價格。在中國最大的比特幣交易平臺火幣網上,兌換價更是創下了1∶8000人民幣的天價。

然而政策“黑天鵝”接踵而至,僅一個月后,中國央行會同其它五個政府部門聯合發布一則名為《關于防范比特幣風險的通知》,明確比特幣不具備法定貨幣地位。

這相當于對比特幣判了“死刑”,比特幣當天最大跌幅達到了驚人的35%,成交量也大幅放大,投資熱錢“聞風而逃”。

泡沫破滅令所有人猝不及防,2014年2月全球最大比特幣交易平臺Mt.Gox宣告破產。此后兩年內行業似是進入“冰凍”期,根據比特幣交易網站coindesk數據顯示,2014—1015年間比特幣價格一度降至最低177美元,與巔峰時1147美元相比跌幅達到548%。

伴隨比特幣泡沫破裂,作為比特幣底層技術的區塊鏈才重新被行業拿出來探討,一些投資者認識到,比特幣的最大價值并非數字貨幣本身,而是其背后的分布式記賬方式(區塊鏈)。

金融圈的新寵

金融圈最早開始熱議區塊鏈概念,幾乎人人都在說這個詞。

事實上自2009年比特幣運行之日起,傳統金融行業就開始了對這一新事物的觀察,但并沒有找到比特幣與這些機構的契合點。

某銀行資深人士向南方周末記者分析,其中最大的原因是比特幣完全匿名的交易特性,無法滿足政府對金融持牌機構的法律合規要求,尤其是在客戶資質審查及反洗錢方面的規定,監管部門無法查到比特幣交易雙方的任何確切個人信息,這也讓比特幣成為一些不法活動諸如毒品交易、洗錢的“溫床”。

但傳統機構看到了區塊鏈技術作為底層架構的價值所在,于是自2015年起,各大金融巨頭也聞風而動,紛紛開展區塊鏈創新項目,探討在各種金融場景中應用區塊鏈技術的可能性。

《經濟學人》將區塊鏈描述為商業社會的“信任的機器”。而“信任”二字就是區塊鏈技術的最大價值所在。

通常,交易雙方在互不相識的情況下要達成交易,必須要依靠可信第三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zero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