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病醫?!惫姹澈蟮膶擂? 窮父子患重病,先救子,還是先救父
上傳患病照片、就診及收費資料,到縣民政局、社保局、接診醫院及村委會等開證明材料并蓋章,前后耗時半個月,直到求助者去世,這項救助行動仍未進入審核程序。
責任編輯:呂宗恕
2013年5月10日,“大病醫保”項目工作人員走訪云南漾濞試點項目,查看患病兒童X光片。
上傳患病照片、就診及收費資料,到縣民政局、社保局、接診醫院及村委會等開證明材料并蓋章,前后耗時半個月,直到求助者去世,這項救助行動仍未進入審核程序。
通過民間慈善募捐的方式,與地方政府合作,通過招標方式委托商業保險公司,以“民間、商業、政府”三方的合作,大病醫保探索了一種解決特定人群大病保障的模式。
一聽到廣播里播報有多少萬大學生暑期返校的新聞,甘肅省張掖市民樂縣順化鄉村民李蔭平的心就頓時難受得喘不上氣來,這樣難熬的時刻已有兩次。2014年高考剛結束,患有紅斑狼瘡疾病的女兒李霞(化名)自第一次住院治療后,她再也沒能跟在父親身后走進家門。李蔭平說,女兒的病實在是拖得太久了,不然不會出事,早在六年前女兒(當時13歲)的病就已確診,但家里一直拿不出治病的錢。
女兒去世半個月后,李蔭平拿著她的高考錄取通知書,燒在了一抔黃土前面。盡管下了砸鍋賣鐵也要為女兒治病的決心,但李蔭平還是沒能挽留住女兒的生命。
李霞家庭的遭遇并非個例。一些鄉村兒童患病后因多種原因造成治療不及時,往往錯過了最佳治療期,小病拖成大病。兒童希望救助基金會于2011年2月向全國人大提交的《關于建立全國兒童醫療保險制度的議案》,據該議案中引用的調查數據顯示:我國貧困地區兒童的死亡率高達54%,比大城市高出約9倍,因病死亡的農村兒童中,死前有一半沒有得到過治療,或僅在醫院的門診部治療過。
也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之下,2012年7月18日,由多位媒體人、明星及保險精算專家等聯合發起的專為鄉村兒童定制的“中國鄉村兒童大病醫保公益基金”(以下簡稱大病醫保公益基金)在北京成立并啟動,探索和嘗試“讓少年兒童享有高質量醫療保障的可能性”。
四年來,大病醫保公益基金為全國8個縣超過92萬人次的兒童提供了醫療保險,雖然相對中國3億多(《中國人口和就業統計年鑒(2012)》)的兒童群體而言,只是杯水車薪,但其“政府+企業+基金會”的三方合作模式,為提升我國兒童大病醫保水平提供了現實樣本。
讓孩子有尊嚴地病有所醫
當一個貧困農村家庭的孩子和父親同時患重病亟待治療時,通常,家庭會選擇先為父親治病,因為只有父親病情好轉才能讓孩子持續治療,而這一切的前提是:父親治病成功并能打工攢錢,而且孩子的病情不會惡化。這是大病醫保公益基金發起人鄧飛在貴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劉小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