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把脈】信息流瀑中的“回音室效應”
社交媒介傳播的信息可能是不正確的,“信息流瀑”成為以訛傳訛的渠道。
責任編輯:蔡軍劍 實習生 徐凱文
社交媒介傳播的信息可能是不正確的,“信息流瀑”成為以訛傳訛的渠道。
讀到一篇《暴民是怎樣毀掉互聯網的》,是從2016年8月18日《時代》周刊刊登的“How Trolls Are Ruining the Internet”翻譯來的。該文描繪和分析了美國互聯網上的網絡暴力(trolling)行為。動詞的troll是一個俚語,原指釣魚船后面拖的線,引魚上鉤,現指在網絡上發布冒犯別人的言論,故意挑釁,激怒對方,引發互相謾罵,以此取樂。做這種事情的人被稱為trolls(尋釁謾罵者)。
文章作者對網絡暴力深感憂慮,認為尋釁謾罵現象污染了互聯網,使之變為充滿敵意和戾氣的泥淖。網絡暴力雖然不是肢體暴力,但對被害者的傷害有過之而無不及。譯者特意指出,“反思中文互聯網,盡管與西方有著不同的語境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zero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