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海洞天“走”出畢節大山
乘坐22分鐘的纜車抵達貴州屋脊韭菜坪,云上自有一個綺麗的世界:一望無際的紫紅色韭菜花開在蜿蜒曲折的山路上(李棟/圖)
這美麗而遼闊的一切,已藏在貴州畢節的深山多年——
赫章海拔2700多米云端之上有世界最大的韭菜花帶,每年8、9月份漫山遍野開成紫色夢境;威寧草海就躺在云貴高原群山之間,濕地庇護著全國六分之一的候鳥;織金洞中,幾十萬年巖溶堆積而成的巨型鐘乳石,展示著沉默而緩慢的地質奇跡;還有難以盡數的山川草場、洞穴峽谷、苗彝風情、夜郎古跡……
數年來,位于貴州西北一隅的畢節不知疲倦地向外界介紹自己的風土人情,但游客知曉它的進程依然相對緩慢。
“在我們交通還沒完全解困時,就聽說長三角和珠三角的旅行社都對畢節的旅游資源很感興趣,可是一來看到這路,哎呀,都不敢來了。”畢節市旅游局局長戴淑金回憶,某次上海春秋國際旅行社的一位副總來當地“踩點”,忍不住感慨,“美景美死我,公路抖死我”。
所幸的是,近年來畢節在新的交通布局中逐漸取得了重要位置,鐵路、航空與高速公路齊頭并進的大交通格局已初步形成:畢節擁有了自己的機場,開通了面向發達城市和旅游業成熟地區的17條航線;又通過杭瑞高速、廈蓉高速和成貴高鐵連接國內各地。其內部的公路系統也迅速變得通達,2015年實現了縣縣通高速,兩年內僅通村油路就修了1.2萬公里。走出交通困局的畢節,渴望得到世界更多的關注。2016年8月30日,第十屆旅游產業發展大會在畢節赫章舉行,但在被邀請參會的各地旅行社代表和旅游策劃專家們之中,仍有不少人是第一次知道原來畢節有這樣的風光。
次日,畢節召開了畢節市委一屆十次全體會議,向外界釋放出了更為堅定的信號:這個國家扶貧和生態保護試驗區,未來將把文化旅游作為新興支柱產業。會上通過了《中共畢節市委關于加快文化旅游產業轉型跨越的決定》,打造“國際知名山地康養度假旅游目的地”被確立為畢節的發展目標,若干細致規劃亦隨之出臺。
他們希望通過一個足以分享美景與傳達善意的口號,向外界發出請柬:“洞天福地·花海畢節”。
“云里霧里夢里,我在畢節等你”
一只船篙劃過水面,游客的小船離開岸邊煙柳,溯水而行。闊大水面的盡頭都是云遮霧繞的山巒,群鳥飛過,水面上飄來船夫的西南山歌。這里夏季百草豐茂,蒲草、牛筋草、野菱角、水莧菜、水茄子堅韌的根莖輕輕碰著船舷;冬春季節湖面更顯蒼茫,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黑頸鶴的叫聲會從水邊飄蕩到高空。
這里是威寧草海,它與滇池、青海湖并稱為“中國三大高原湖泊”,盡管它不像后兩者那么知名,但卻是國家一級保護濕地、世界十大觀鳥基地和全球最大的黑頸鶴越冬地。眼光挑剔的自助游旅行指南《孤獨星球》也沒有錯過它,在指南當中,它被列入為貴州的15個必看景點之一。
而驅車來到赫章,乘坐22分鐘的纜車抵達貴州屋脊韭菜坪,云上自有一個綺麗的世界:一望無際的紫紅色韭菜花開在蜿蜒曲折的山路上,山風呼嘯,應和著那首彝族歌謠:“白云當披氈,狂風當馬騎”。
這是中國唯一的韭菜花海,只有烏蒙山脈貴州屋脊處的韭菜,才會開出碩大無比的紫紅色花朵,其美麗程度不遜于普羅旺斯的熏衣草田。若是無意間改變了它的水土,這韭菜花就只能開出與別處并無二致的白色凡花。
在8月30日的畢節市第十屆旅游產業發展大會上,當地旅游局特意用草海與韭菜坪的美景招待來者。盡管天公不作美,畢節浸潤在夏末秋初的雨霧之中,但這無損一百多位來客的驚奇目光:纜車穿過濃厚的云層,崇山峻嶺都已虛焦,俯身探看棧道旁的花叢,沾滿露珠的韭菜花美得遺世獨立。
“畢節的旅游資源,說實話,哪怕花上兩小時慢慢敘說都不夠。”畢節市旅游局副局長施正軍顯然意猶未盡,指著山霧彌漫的遠處,他笑著對身后的參觀者說,“云里,霧里,夢里,我在畢節等你。”
這是一次成功的邀請。在之后的座談會上,長沙中青旅的副總經理不無遺憾地說:“對湖南人來說貴州是旅游大省,但在目前湖南業界向游客推薦的常規行程中,畢節的旅游資源極少出現。”此次返回長沙,推廣畢節這一旅游勝地已被列入他的工作計劃表中。還有與會者表示,“即使是我這樣對旅游文化很有研究的人,原本也一直以為夜郎在云南……結果在赫章。”
“以前說到貴州,就是三句話:一棵樹——黃果樹,一瓶酒——茅臺酒,一棟樓——遵義會議的紅樓,現在知名度最高的則是西江苗寨和銅仁梵凈山。要是以后有人說已經去過貴州了,為什么還要去第二次呢?”來自杭州的旅行策劃專家錢鈞自問自答:“地球彩帶、世界花園”。他口中的彩帶和花園,是畢節的另一處壯美景致:無論種類還是面積都令人嘖嘖稱奇的百里杜鵑。
“講好文化故事”
根據《中共畢節市委關于加快文化旅游產業轉型跨越的決定》,畢節未來的發展目標是打造“國際知名山地康養度假旅游目的地”,形象定位則是“洞天福地·花海畢節”。對于畢節市旅游部門來說,這是市級層面最高規格的政策信號,“我感覺我們市委市政府對發展旅游產業越來越重視。”一位畢節市旅游局工作人員告訴筆者。
對于“酒香也怕巷子深”這句話,畢節市旅游局長戴淑金有著深切的感受。“如果你的目的地的形象特別不鮮明,別人都不知道你在哪、有什么,就像兩人見面打招呼后依然不認識。”他告訴筆者,自己常留意央視旅游廣告,讓他印象深刻的是“好客山東”和“祖國正北方,靚麗內蒙古”這兩則廣告。“就是要你知道內蒙古在中國正北,至于那里有什么,你自己來體會。”他說道。
畢節也在尋找那句讓人心思為之一動的自我介紹。從事旅游工作整整8年的戴淑金,見證了這一過程:最初的自我介紹是“洞天湖地·花海鶴鄉·避暑天堂”,字數太多難以讓來者記??;后來修改成“磅礴烏蒙·花海畢節”,引用了“烏蒙磅礴走泥丸”的典故,但烏蒙山區橫跨云貴川十多個市州,顯得沒有個性;后又改成“多彩貴州·花海畢節”,卻不能一并向游客介紹織金洞等著名景區。
最終,畢節的自我介紹定為“洞天福地·花海畢節”:“洞”既表畢節的喀斯特地貌奇觀,例如織金洞、九洞天,也可被視作與浙江余姚河姆渡同時期的遠古人類的遺址觀音洞;“天”可以引申到畢節的藍天白云和清涼氣候;“福地”則有兩種解釋,遠可代表諸葛亮南征到畢節,與民族首領建立結盟關系,近可代表旅游這個幸福和健康的產業。
而在貴州境內,作為旅游地后起之秀的畢節也渴望找到自己的個性。目前,山地旅游已經被確定為貴州的主題,而畢節則主打山地、康養和度假,以期區別于黔西南的山地戶外和黔東南的生態旅游文化產業。
“到畢節來,你們可以體會到淳樸的民風,吃到無污染的食物,感受宜人的氣候——夏季氣溫21度。”戴淑金常向來者做這樣的推薦。事實上,目前已有不少來自四川、重慶等夏季炎熱地區的游客將畢節作為避暑之地,在草海邊的民宿里不乏住上一個夏天的川渝人。
畢節人對外界文化認同的找尋并沒有止步于此。畢節一位媒體人曾在一篇關于韭菜坪的文章中感慨:“正如唐人劉禹錫所說的‘山不在高,有仙則名’,山東的泰山,主峰玉皇頂海拔僅1545米,只相當于赫章縣城的海拔高度,卻因為有仙,而成為史上最重的山。”
畢節也在各種文化典籍中重新找尋著自己的“仙氣”。旅游部門的工作人員們為此讀了不少詩歌、對聯、史書和文學作品,目的是為“講好文化故事”。在旅游發展大會上,并沒有準備演講稿的施正軍一連說出一串關于貴州和畢節的詩詞散文。
例如明朝開國元勛劉伯溫寫的“江南千條水,云貴萬重山,五百年后看,云貴賽江南”,明代思想家王陽明對畢節烏江源百里畫廊的描述:“溪深幾曲云藏峽,樹老千年雪作花”。以及民國時期的黔西縣長張昭麟對當地的感受——“風光遠勝武陵溪”和“留為民族復興地”,還有著名經濟學家厲以寧的那句“不是夜郎真自大,只因無路去中原”。
幾個以往被視為貶義的文學典故也被賦予了現代和積極的意義,例如“夜郎自大”——夜郎王國的一處遺址正是在赫章可樂遺址被發掘。“成語‘夜郎自大’源于史記的記載,夜郎王國作為當時西南少數民族的最大政權,經濟發達,文化昌明,用今天的語言來表達,應該是一種文化自覺、文化自信。”施正軍說。
還有一個最為人所津津樂道的故事是關于奢香夫人的。這位六百多年前的女性,先是嫁給一位彝族土司、貴州宣慰使,在丈夫去世后擔起攝理貴州的重任,曾率眾在崇山峻嶺間修建了一千多公里的驛道。而如今她的博物館就在畢節大方,人們對她有了符合當今語境的詮釋:“她一是交流干部,二是少數民族干部,三是非黨干部,四是婦女干部,五是她24歲就當了軍民合一的干部,她還是西部開發的先行者,獎勵農耕、引進文化。”
“讓客人對畢節滿意”
根據畢節市委市政府的規劃,畢節將很快推動“旅游服務質量提升三年行動計劃”,讓游客的食住行游娛購都能得到一流的體驗,城市人最喜歡的綠道和民宿亦在畢節的建設規劃重點之中。
提升服務質量的確是畢節的當務之急。戴淑金告訴筆者,隨著航線和交通的改善,到畢節的省外游客增加了20%以上,來自川渝、珠三角地區、西北、華東和華中的游客都有增加——對他們而言,畢節的風光十分特別。
根據抽樣調查,截至今年6月,畢節的游客達到了2314萬人次,旅游收入為196億,二者同比增長都超過了39%。錢鈞亦透露,G20期間,由于門票等利好政策,貴州成為杭州市民首選的旅游目的地,而杭州和畢節之間早已開通航班。戴淑金介紹,為了迎接日益增加的游客,畢節“一年要增加一萬張床位”,建設更多精品客棧、主題酒店、品牌酒店和民宿等等。
對于打響名氣后怎樣提高接待能力,有“最美溶洞”之稱的織金洞可謂鮮明的樣本。這個早在1990年代就已開發的景區,既是畢節旅游業的先行者,亦不同于其他季節性較強的景區,這里四季都有游客。這些年織金洞的曝光率很高,2015年它成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的新成員,2016年4月又舉辦了中國世界地質公園年會,9月19日還準備再此舉辦溶洞文化節。
然而游客暴增亦給織金洞帶來了新的挑戰??椊鸲垂芾砭指本珠L彭雄告訴筆者,2015年高速公路通車后,織金洞從過去距離省會貴陽5個多小時車程的景區,一躍成為離省會貴陽最近的景區之一,餐館織金洞的人流量翻了一番,今年以來,通暢的道路已為這里帶來接近百萬的游玩人次。為了應對游客井噴式增長之后遇到的糾紛,織金洞去年還與貴州省高院合作,設置了旅游審判庭。
“我們的資源稟賦很好,但我們最主要的問題是配套服務還是不夠。”彭雄坦言,織金其實有相當多的美食,例如發粑、臭豆腐、蕎涼粉等地方風味小吃,以及源于織金的世界名菜宮保雞丁,但想要在景區吃到這些地道美食并不容易;極具當地特色的蠟染刺繡等文創產品也缺乏向游客有效展示的窗口——織金需要一條成熟的小吃街和商業街,此外,織金縣城還需要依靠市場建立起一批有特色的主題酒店和民宿客棧,以承載一兩萬人的游客高峰,“這些都需要好好謀劃。”彭雄說道。
在更大的范圍內,畢節為了提升人們的游覽體驗,近年來做出了諸多努力。施正軍回憶,2015年有記者到畢節油杉河旅游區后反映,這里的自然風光雖好,但必須徒步走十幾公里的峽谷,這樣的游覽體驗很對攀巖探險愛好者的胃口,但會讓普通游客吃不消。油杉河景區為此建立了“走起來不累”的觀光步道,并引進了有軌車。近兩年,織金大峽谷建了中國西南地區最高的垂直電梯,赫章韭菜坪亦引進了山頂纜車。
優質的旅游設施離不開投資。2016年,僅畢節赫章一縣就在城區基礎設施建設上投資了2.5億,如今,游客可以在這座被崇山峻嶺環繞的小城中,乃至在周邊的村落中看到潔凈清新的阡陌屋舍。
只有烏蒙山脈貴州屋脊處的韭菜,才會開出碩大無比的紫紅色花朵。沾滿雨露的韭菜花美得晶瑩剔透(劉昊/圖)
來自市場的投資被寄予更大的期待。以往,畢節的旅游投資是“大企業不想來,小企業投不了”,一位畢節市旅游部門的工作人員向筆者透露,“大山大水”的畢節需要引進實力雄厚的企業——既有資金,也有思路,為此,畢節推出了詳細的發展規劃,并專門成立了旅游投資集團,以市級層面平臺公司來統籌全市旅游資源的開發建設——其中就包括了融資。
此外,人們還關注畢節旅游接待的軟實力的提升。例如,能否通過優秀的導游來講好當地的故事?觀眾在欣賞美妙的彝族鈴鐺舞、苗族大遷徙舞之后,能否順便被普及到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知識?旅游相關行業的服務人員能否服務到位?
面對與會者的疑問,施正軍坦言,目前,畢節的出租車司機以及通訊服務業、加油站點和景區景點的工作人員都被提出了全面提升服務能力的要求,但導游服務確實是畢節的短板,“畢節每年都有70到100名取得全國導游資格的人,但是由于我們資源開發較晚,沒有形成服務鏈條,從業人員來這里相當于實習,之后就到成熟地方去服務了”。在他看來,把旅游的活火燒旺以后,服務業的產業才能夠跟上,才能夠穩定。
這個川滇黔要塞上的重要城市正在摩拳擦掌,立志躋身未來國內山地旅游業的第一梯隊。“我相信通過這次市委市政府的頂層謀劃,我們畢節一定會有一個旅游的春天,會催生我們旅游的優質產品。”戴淑金說。
畢節威寧草海與滇池、青海湖并稱為“中國三大高原湖泊”,它還是國家一級保護濕地、世界十大觀鳥基地和全球最大的黑頸鶴越冬地,泛舟其上是充滿詩意的體驗(劉昊/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