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纏足到高跟鞋
歷史就是用來試錯的,也許有一些錯誤,會在不久的將來重犯,不忘過去,才能不重蹈覆轍。
小編小時候,看過一部韓國恐怖片——《粉紅色高跟鞋》,當時的小編太洋太那義務,完全不能理解女蛇精為了一雙高跟鞋癡狂的原因何在。
直到小編成年后成為宅(dan)女(shen)大(gui)軍(zu)的一員,穿拖鞋的時間比穿高跟鞋的時間還多,才恍然大悟。
“知道”(nz_zhidao)告訴你,女人被高(chou)跟(nan)鞋(ren)坑成變態的苦難史。
高跟鞋,“三寸金蓮”的替代物
美國加州58歲女子Darlene戀鞋成癖,總共擁有15000雙鞋子,創造了吉尼斯世界紀錄。她的每個房間都堆滿了密密麻麻的高跟鞋,可以開一個博物館。Darlene新交的男友對房間這么多鞋表示不滿,兩人經常吵架。2016年7月,她被控制不住情緒的男友殺害。
高跟鞋是許多現代女性的愛物,清末民初傳入中國。其實,在此之前中國女性穿的“三寸金蓮”,鞋跟就是有高度的。“三寸金蓮”是纏足女子所穿的繡鞋,纏足之后再穿高跟,走路十分艱難。
同Darlene一樣,我國古代也有不少戀繡鞋成癖的人。當代人自然無法欣賞繡鞋之美,但是要知道,高跟鞋不過是繡鞋的替代物。二者都是扭曲雙腳的存在。
纏足和高跟鞋。
在清代,由于民族服飾保護政策,滿族女子不允許效仿漢人纏足,但滿族女子腳底穿著鞋底很高的“馬蹄底鞋”,一來適應氣候和長袍需要,二來也可以防止露出大腳,彌補了大腳“缺陷”。
民國時期,面對放足運動,漢人無法習慣漢式裙子搭配一雙大腳的審美,拋棄了漢裝,紛紛仿效起旗裝,身穿旗袍。只是漢人把滿族女子那踩高蹺般的馬蹄底鞋,改為了高跟鞋。只有腳尖露出來,雙腳仍然小巧,走路娉婷婀娜,與纏足無異。
為何當時人們認為裙底搭配一雙大腳不好看?這恐怕還得從中國人的體型說起。一個民族的審美形成,與其身體有一定關系。中國人在體型上比不了西方人高大,自然要揚長避短,再加上不尚武的文人把控了話語權,久而久之社會上便形成以嬌小陰柔為美的習慣。
身邊不帶著繡鞋,就沒法安心做事
“纏足”二字最早出現,是在關于南唐后主的妃嬪窅娘的記載上。傳說窅娘身材苗條、擅長舞蹈,經常將布帛纏繞腳上,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