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轉型下一步:“調結構”與“穩杠桿”

2016年9月13日下午,摩根大通銀行執行董事朱海斌和瑞銀中國區首席經濟學家汪濤現身深圳創新發展研究院,就中國經濟運行宏觀趨勢和金融改革等話題展開討論。

責任編輯:顧策

 

(資料圖)

2016年9月13日下午,摩根大通銀行執行董事朱海斌和瑞銀中國區首席經濟學家汪濤現身深圳創新發展研究院,就中國經濟運行宏觀趨勢和金融改革等話題展開討論。

經濟結構調整正在“做減法”

朱海斌認為,中國在過去20多年的經濟發展中,已經經歷了一個完整的“轉型周期”:從1994年的經濟體制“六大改革”推出,到其后長達6、7年的“改革陣痛期”,中國經濟增長從11%、12%跌到7%—8%之間;而在1999年之后,隨著加入WTO和房地產改革兩大“增長引擎”的出現,基本完成改革調整的經濟重新高速增長的軌道中,到2007年全球金融危機前達到13%、14%的增速新高。

對于此全球經濟危機后的中國經濟增速下滑,朱海斌強調與上一輪“含義完全不同”:在經濟體量規模已經占到全球15%的背景下,2015年不足7%的增速相當于6000億美元的新增GDP,接近阿根廷或土耳其的經濟規模,“這意味著即使6%的增長速度,也基本上每年可以創造一個新的G20經濟體。”

與此同時,全球經濟在危機后的情況卻不容樂觀:不僅經濟增長率遠低于危機前,還且出現全球性的勞動生產率下降現象;同時全球貿易增速的迅速下行,以及貿易保護主義興起,令全球化進程陷入停滯。

而歐美日各國展開的激進“貨幣寬松試驗”,在推動全球資產價格“泡沫化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小碧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