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和,中國既要出錢出人,更要出智慧”專訪聯合國駐塞浦路斯維和部隊前司令劉超
“維和本身就是一種外交,做好了,比寫一萬篇外宣稿都管用!”
責任編輯:聶寒非
劉超與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
“要從維和士兵的傷亡中學習、總結,血不能白流!”
“維和本身就是一種外交,做好了,比寫一萬篇外宣稿都管用!”
“我給聯合國維和部隊留下的最大‘中國烙印’就是中國軍隊提倡的‘官兵在政治上、人格上平等’‘官兵一致’。”
劉超,56歲,是第二位擔任聯合國維和部隊司令的中國軍官。他曾任聯合國西撒哈拉全民公決特派團軍事觀察員、中國駐印度使館武官。2011年,劉超被任命為聯合國駐塞浦路斯維和部隊(簡稱聯塞部隊)司令,統領來自12個國家的軍隊,干了3年?,F在,他是中國國際戰略學會高級顧問。
在近三個小時的交談中,從如何當選聯合國維和部隊司令,到曾經工作的塞浦路斯任務區;從中國在南蘇丹、馬里的維和士兵犧牲,到中國參與維和26年來的貢獻與思考,只要談到維和,劉超就興奮。
軍人本色的劉超,快人快語:
——“要從維和士兵的傷亡中學習、總結,血不能白流!”
——“維和本身就是一種外交,做好了,比寫一萬篇外宣稿都管用!”
——“我給聯合國維和部隊留下的最大‘中國烙印’就是中國軍隊提倡的‘官兵在政治上、人格上平等’‘官兵一致’。”
……
中國司令是如何選出的
南方周末:您當時是怎么被選為聯塞部隊司令的?
劉超:2010年,聯合國駐塞浦路斯維和多國部隊司令任期屆滿,需要在聯合國成員國中競選新的最高軍事指揮官。當年10月,聯合國成員國中有15國推薦本國將軍為候選人。
當時國內有關單位認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小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