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歧視催生代人體檢行業 “代檢公司”的生意經
除了身份證信息,代檢機構還會事先了解體檢人的身高、體重、年齡。通常槍手僅在體檢當天露面,對于體檢者來說,“領完體檢單給槍手,好好配合就行了”。
責任編輯:劉斌 助理編輯 溫翠玲
一家代檢公司在其網站首頁上公開宣稱,“入職代體檢問題全權交給我們”。
除了身份證信息,代檢機構還會事先了解體檢人的身高、體重、年齡。通常槍手僅在體檢當天露面,對于體檢者來說,“領完體檢單給槍手,好好配合就行了”。
代檢風險最大的是公務員體檢,“公務員體檢全程都是封閉的,體檢之前會核查身份證和面試準考證,確認準確無誤之后會將每個參與體檢的公務員分組編號,由單位負責人統一帶隊乘車去指定的醫院。在所有的體檢項目中,驗血時最嚴,只有驗血會有領隊的護士、單位負責人和醫生三個人確認。”
最開始張青生意的分成都是自己留幾百塊,槍手幾百塊。后來通過論壇、網站找張青的人多了,張青就培訓了幾個比較能干的人常駐上海和北京,扣除槍手的費用后,利潤和駐站的人平分。如果能力強甚至可以在當地獨當一面,這些人就可以晉級為“指導員”。
2016年8月29日,周紅接到了杭州一家食品公司的面試通知。隨同通知一起發到她郵箱的,還有一份《求職申請表》。
在這張申請表上,除了要周紅填上姓名、工作經驗等基本信息之外,還明確要她注明是否為乙肝病毒攜帶者。周紅沒有選擇隱瞞自己的身體情況,在“是”的選項前面勾了一筆。
她把所有信息都填寫好后,將郵件發送了回去。很快,杭州這家食品公司的人力資源工作人員告訴周紅,“不必來面試了。”“因為我有乙肝就失去了面試的資格?”周紅在電話里很生氣,“這是違法違規的。”
周紅說得沒錯。根據2009年7月30日國務院發布的《食品安全法實施條例》,明確不再對乙肝病毒攜帶者從事食品行業進行限制。這項條例的第一個受益者就是乙肝公益機構億友公益的發起人雷闖,當年9月1日,雷闖成為全國第一個拿到食品行業健康證的乙肝病毒攜帶者。盡管有了制度性保障,許多像周紅這樣的乙肝攜帶者還是會在就業中碰壁,不少乙肝患者不得不走上了找人代體檢的道路。
每一年夏秋季節,許多單位會迎來大批新員工。在入職前進行體檢,也是各單位的標準程序。由于整個社會中對乙肝病毒攜帶者等依然存在偏見,間接刺激了代檢市場的“繁榮”。奔波在各大醫院和體檢中心的,除了求職者還有許多職業“代檢族”。對于“代檢公司”來說,體檢市場背后是一個巨大的生意。
靠賣血賺錢的槍手
代體檢,是指在體檢中針對某些體檢項目找另一人代替體檢的行為。根據代檢機構網站上的信息,代體檢業務涉及福利、入學、入職、出國、公務員和健康證的辦理,業務輻射地區則從北上廣一直延伸到烏魯木齊、深圳、哈爾濱、杭州等全國各個大中小城市。許多代檢機構都會強調“已與醫院及體檢中心建立了長期的合作關系”。
對于一個普通人來說,找代檢并非難事,在百度搜索關鍵詞“代體檢”會出現一百八十多萬個相關結果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小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