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日本:超級賽亞人還是戰五渣?
今天的大和民族戰斗力究竟如何,是否依然尚武善戰呢?
責任編輯:楊昊
日本東京銀座商業區。
日本,這個一衣帶水的近鄰,是中國人口中繞不開的話題。每逢“九一八”或12月13日,都毫無例外地被推上輿論的風口浪尖。
中日之間有過充滿仇恨的過去,也有過如膠似漆的蜜月期。面對這幾年中日時而緊張時而冷淡的外交局勢,很多人心中認為中日未來必有一戰。
“知道”(nz_zhidao)告訴你當代日本究竟有沒有足夠的資本來開啟戰爭模式。
著名的侃大山大師矮大緊曾在節目中評價日本人是既尚武也善戰。歷史上,特別是進入19世紀明治維新后,日本對外戰爭鮮有敗績的事實似乎確實能夠印證這一點。自日本在二戰中戰敗,已經過去了七十余年。時至今日,或許人們最想了解的是,今天的大和民族戰斗力究竟如何,是否依然尚武善戰呢?
擁有一個“英雄母親”,是戰力的有效保障
作為現代市場經濟學的開山鼻祖,亞當•斯密在其傳世之作《國富論》中指出:“就一國的繁榮和強大而言,最明確的指標就是其人口的增長。”
人口的增加不但能使國家有余力占領更多的領土和資源,國內的生產效率也會由于規模效應而不斷提高,從而呈現滾雪球般的快速發展。人口學宗師馬爾薩斯則在其《人口論》中進一步的詮釋道,人口的增長和衰減往往以指數形式進行,但社會對于資源的開發和利用的速度卻是線性的——人口變化的速度常常超過社會對糧食和礦產等自然資源開發的速度,導致人均資源快速下降。而面臨壓力的社會只能通過開疆拓土或者研發新技術來更上一層樓,否則就墜入戰亂與饑荒的泥潭而一蹶不振。
人類社會中時常會出現人口與社會資源比例的快速變化,其能量之大甚至能夠左右歷史與文明的進程。歷史上許多文明的崛起與沒落都與之相關。
以昔日大英帝國的崛起為例,雖然其憑借強大的海軍及高效的金融系統聞名于世,但僅靠這兩點并不足以使英國奠定世界霸主的地位。當時,英國建立了卓具遠見的公共衛生與婦幼保健系統,這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Golradi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