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解碼】詩意不必在遠方

出發不是為了逃離,而是要擴充自己當下的生活,讓眼前變得不再茍且。

責任編輯:蔡軍劍 實習生 徐凱文

出發不是為了逃離,而是要擴充自己當下的生活,讓眼前變得不再茍且。

朋友圈里有一句哲理味的流行語:“這世界絕不止眼前的茍且,還有詩和遠方。”乍看頗有道理,但經不住細想。地平線會隨著人前進的腳步而不斷遠退。遠方,就是永遠達不到的地方。若把詩意寄托在永遠達不到的地方,不論人走到哪里,都免不了眼前的茍且和瑣碎。

“遠方”和“眼前”不應是彼此對立的兩極,而是心靈所映照的不同層面。不過立論若僅限于此,仍不免心靈雞湯之嫌。哲學之用在于深化思考。就此問題,我想援引一個長期以來被標簽化誤讀的偉大觀點——明代哲人王陽明提出的“心外無物”。

《傳習錄》記載了一條討論此觀點的著名公案:“先生游南鎮,一友指山中花樹問曰:‘天下無心外之物。如此花樹,在深山中自開自落,于我心亦何關?’先生曰: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劉小珊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