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言四?!颗c其批評烏合之眾,不如開啟對話
民眾究竟是愚不可及、只懂跟隨,還是具備判斷力和反思精神,可以和他人有效互動?
責任編輯:蔡軍劍 實習生 徐凱文
2016年9月26日,在美國紐約州亨普斯特德的霍夫斯特拉大學,希拉里·克林頓(右)和唐納德·特朗普(左)同臺正面交鋒。
民眾究竟是愚不可及、只懂跟隨,還是具備判斷力和反思精神,可以和他人有效互動?
“知道”(nz_zhidao)告訴你,如何正確地開啟對話。
昨天,美國總統大選首場電視辯論打響。
隔空交火如演講、打廣告、到基層拉票了一年多,希拉里和特朗普終于在這場“政治界的超級碗”(Super Bowl of politics)正面交鋒了。
電視辯論對于總統候選人來說,要么是轉折點(turning point),要么是臨界點(tipping point),辯論過程直接反映競選者的形象、言行舉止、邏輯思維、臨場反應等,對總統大位花落誰家有決定性作用。
希拉里和特朗普就三大主題進行辯論:achieving prosperity(實現繁榮)、race(種族問題)和securing America(保障美國安全)。激烈的辯論結束后,民調顯示,62%選民堅信希拉里贏得辯論勝利,他的支持者僅有27%。
值得注意的是,早在2個月前,特朗普支持率仍然高過希拉里5%,憑借煽動極強的金句加上切中窮人階層的直白觀點,贏得了民眾和網友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劉小珊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