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之所興在順民心
一個政黨,一個政權,其前途命運最終取決于人心向背。
“政之所興在順民心,政之所廢在逆民心。”一個政黨,一個政權,其前途命運最終取決于人心向背。
——習近平總書記2014年9月21日在慶祝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成立65周年大會上的講話
《管子》是中國古老的政治和哲學著作之一, 以記錄齊國政治家管仲的思想為主?!豆茏?middot;牧民》篇中說:“政之所興在順民心,政之所廢在逆民心。民惡憂勞,我佚樂之;民惡貧賤,我富貴之;民惡危墜,我存安之;民惡滅絕,我生育之。”“政之所興在順民心”,點出五千年中華文明的要義所在:人心向背是最大的政治。這一中國先民政治智慧的結晶,不斷在中西方政治的理想和現實中得到印證。
民心即人民之心。以人為本是百家爭鳴中儒家、道家、法家等學派的共同主張。儒家主張“仁者愛人”,行德政,修文德,美教化,易風俗;強調民為重,社稷次之,君為輕。道家主張小國寡民,“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們一向以為嚴刑峻法的法家,也主張以人為本。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