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文學都是垃圾嗎?
作為盜墓類網文的開山鼻祖,《鬼吹燈》在對話、環境、心理等描寫上,與傳統評書文本類似,過度的重復和啰嗦。
2016年2月20日,評書表演藝術家在馬街書會會場內的舞臺上表演評書《張廣泰回家》。
現代的網絡文學,比如《鬼吹燈》和《盜墓筆記》,想必喜歡的人,都不會去研究作者是如何整理文本結構的,喜歡的大眾都是被其中的故事深深吸引。
但作為盜墓類網文的開山鼻祖,《鬼吹燈》在對話、環境、心理等描寫上,與傳統評書文本類似,過度的重復和啰嗦。
“知道”(nz_zhidao)告訴你,網絡文學都是垃圾嗎?
土場上一群人,圍坐在一起,中間一個說大鼓書的,唾沫星子四濺,不時有叫好聲響起。說的啥呢?——武松景陽岡打虎。
評書是最接地氣的一種文學藝術形式了,水滸最初的流傳,也是以這種說書的形式在民間傳播。古代沒有電,自然不會有現代的娛樂文化,評書和戲劇,就是當時的快餐文學形式。水滸以最接地氣的方式在民間流傳,仍擋不住它最后成為四大名著之一。
評書是通俗文學范疇,但通俗文學不見得就不會出現經典之作。如今的四大名著,在它們所處的時代,都是俗到家的文學,而幾百年過去了,現在被人們不斷稱頌和研究,有關電影電視劇的改變,也是一部接著一部拍。
這不僅讓人想起如今的網絡文學,曾在幾年前,某位文學大家公開表態成,網絡文學99%都是垃圾。類似的網絡文學垃圾的觀點不少,因為沒有內涵,語言直白,網絡文學現在只是頂著快餐文學的頭銜。雖然傳統的文學藝術近年來開始逐漸改變態度,不少網文大咖也加入了傳統的作家協會,可傳統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