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委書記“解密”縣委書記
花了數年時間,深入二十多個縣深入調研、訪談上百名各類官員后,李克軍以一個資深縣委書記的視角,出版了一本名為《縣委書記們的主政謀略》的書,試圖解密縣委書記這樣一個特殊的政治群體如何施政。
責任編輯:李梁 助理編輯 溫翠玲
在李克軍的親身經歷與觀察中,“政績饑渴癥”是一些縣委書記的通病。
有些領導通常說“我就這么說,你們去領會,自己看著辦”。但基層的很多工作或棘手問題,不是照搬紅頭文件、成文法規或講些原則性的話所能奏效的。
“政績饑渴癥”是一些縣委書記的通病。為了政績,跑要資金成為縣委書記們日常施政的一個重要內容。
“欣慰的是,十八大以來反腐力度加大,反腐倡廉制度化的步伐也有所加快,縣委書記們的權力運行將逐步走上規范、健康、透明的軌道,廉政尷尬和貪腐案件必將逐步減少。”
當了八年半縣市委書記后,黑龍江官員李克軍被調到省委巡視組擔任副廳級巡視專員。那是2004年,他54歲。干了幾年巡視工作后,李克軍有感于自己多年的縣委書記經歷,產生了一個新想法——
“縣委書記是中國縣域政治的’活標本’,一些媒體和學者對縣委書記和縣域治理往往霧里看花、隔靴搔癢。只有把縣委書記群體真正讀懂,把縣級政治真正讀透,才能對中國政治的現狀和發展趨勢做出相對科學的判斷。”李克軍決定填補這個空缺。
花了數年時間,深入二十多個縣深入調研、訪談上百名各類官員后,李克軍以一個資深縣委書記的視角,出版了一本名為《縣委書記們的主政謀略》的書,試圖解密縣委書記這樣一個特殊的政治群體如何施政。
“前輩”
安徽媒體人夏自釗曾見過李克軍。他覺得66歲的老人“一點兒也沒有退休老干部的威嚴,還笑稱自己是《皇帝的新衣》里講實話的小孩子”。
在這本叫《縣委書記們的主政謀略》的書中,李克軍用32萬字的篇幅,講述了諸多縣委書記這個群體不為人知的秘密,包括縣委書記們如何跑要資金、如何經營上下級關系等等。
20年前,李克軍當上了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延壽縣縣委書記,之后平調到縣級市阿城市任市委書記。2004年,干了八年半縣市委書記后,李克軍被調任黑龍江省委巡視組副廳級巡視專員,2011年退休。
李克軍萌生寫書的念頭,是在2009年。他告訴南方周末記者,當時輿論對縣委書記評價呈現兩個極端。但縣委書記這個群體到底是怎樣的,外界其實并不清楚。
他利用自己副廳級巡視專員的身份先后走訪了二十多位縣委書記和一些縣市長及辦公室工作人員,一共一百一十多人。
李克軍說,“我當書記的時候,他們有的是副縣長,和我最接近的也只是副書記,因此對我挺尊重。我跟他們說想寫本書,但不一定出,就是想積累一下縣委書記的真實感受。”
“我們是同行,一些人還尊我為前輩,比較易于交流,我會提前告知作出化名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瓦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