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征是對少數民族的宣傳隊
如果民族問題解決不好,無法爭取少數民族人民的大力支持和幫助,要順利通過少數民族地區和取得長征的勝利是不可能的。
責任編輯:姚憶江 實習生 劉文琴 曾緯
彝海湖泊。
如果民族問題解決不好,無法爭取少數民族人民的大力支持和幫助,要順利通過少數民族地區和取得長征的勝利是不可能的。
“長征是宣言書,長征是宣傳隊,長征是播種機……它散布了許多種子在11個省內,發芽、長葉、開花、結果,將來是會有收獲的。”毛澤東的這幾句對于長征的經典論述,可以看作是紅軍與少數民族地區人民之間傳奇故事的一個注腳。
20世紀30年代那漫長的征途上,紅軍經過了11個省區的苗、瑤、侗、壯、彝、羌、藏、回、仡佬等十幾個少數民族的聚居區。
據相關資料記載,幾路紅軍經過少數民族地區的時間和行程,在長征的整個時間和全部行程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具體而言,紅一方面軍(僅統計紅一軍團)行進在少數民族地區的天數達125天,占長征時間的33.7%。紅二方面軍(二、六軍團)行進在少數民族地區里程達5669里,占全部行程近1/3。而紅四方面軍有近4/5的時間是在少數民族地區度過的。
行至不同的少數民族地區時,紅軍必須打破統治階級造成的民族隔閡,消除互不信任、互相對立的狀況。如果民族問題解決不好,無法爭取少數民族人民的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瓦特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