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煩大了】鋼鐵巨人抱團取暖
鋼鐵森林里的巨人們對于荊棘的理解,未必一致。
責任編輯:顧策 助理編輯 溫翠玲 實習生 曾玉
整整十年前,也是一個秋天,111位特邀人士走進位于英格蘭東部赫特福德郡宏麗的布羅克特攝政莊園。漫長的紅地毯,打扮成傳奇的詹姆斯·迪恩和瑪麗蓮·夢露模樣的男女主持人,一切,仿若奧斯卡頒獎典禮。
為了迎合東道主的口味,有人曾提議將地點選在希臘雅典衛城46根大理石柱環繞的帕特農神廟。沒所謂了,伴隨007系列電影之一《金手指》主題曲,騰空而起的大型煙火照映下,賓主們個個心滿意足。
這是《冷酷的鋼鐵》一書最后向世人呈現頗為魔幻的犒勞一幕。這本商業傳記還有一個副題——一場耗資332億美元的全球鋼鐵并購大戰。
毫無疑問,到訪莊園的是“奧林匹斯計劃”的全體成員,正是在他們的全力協助下,僅僅五個月,那個出生拉賈斯坦邦的印裔英國首富拉克希爾·米塔爾如愿以償。隨著米塔爾鋼鐵公司與歐洲最大鋼鐵集團安賽樂公司完全合并,這個世界首次出現一家年產量超過1億噸、接近全行業10%市場份額的龐然大物。
從2004年45億美元拿下美國國民鋼鐵公司,到2005年48.4億美元入主烏克蘭克里沃羅格鋼鐵公司,再到完成世紀并購,米塔爾有理由感到滿意,盡管代價不菲——僅僅支付銀行、法律、政府游說公司和媒體宣傳的費用每天就高達100萬美元。
他甚至還花費24億人民幣在遙遠的東方布下棋子,獲得當時排名中國同業第八名的華菱管線36.67%股份。要知道,迅速擴張的中國基建市場此刻幾乎消化了其所有本土鋼鐵企業膨脹的產出。為了減少阻力,他&ldq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瓦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