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互聯網時代的眾聲喧嘩
互聯網上的各種組織,尤其是現在的微信群,給大家提供了24小時不停歇的意見交流的場所。
責任編輯:戴志勇 實習生 侯翔宇
沉默的地鐵,喧嘩的互聯網。2016年4月22日,江蘇南京地鐵一號線。
網絡的出現,讓我們有了更大的言論空間?;ヂ摼W的角色似乎應該是非常正面的?;ヂ摼W上的各種組織,尤其是現在的微信群,給大家提供了24小時不停歇的意見交流的場所?,F在很多我們從來不曾知道其存在的人的小事情,都可能因為網絡的擴大而成為轟動性事件。近期的一個例子,就是海南的暴力執法。感謝網絡,讓我們知道了這件事情,并因為被曝光,它被處理了。對互聯網的這種顯見的正面作用,儒家(比如孔孟)會對它持什么態度?
擁抱互聯網
對新出現的平等,先秦儒家是認可、支持甚至鼓動的。
我想,他們的態度會比較微妙。一方面,春秋戰國時代,西周的封建貴族政體垮臺。隨著以血緣為基礎的貴族的消逝,一個(絕大多數的)人生來平等的平民化社會興起了。對這種新出現的平等,先秦儒家是認可、支持甚至鼓動的。比如,孔子之前,只有貴族才能接受教育,且只有貴族才能去教育其他貴族?!洞呵铩繁緛硎囚攪墓偈?,而修《春秋》就應該是出身貴族的史官去做的。了解了這個背景,我們才會明白,出身卑賤的孔子(這是他自己親口承認的)講“有教無類”,去教育那些不同出身和背景的弟子,甚至他自己還去編寫《春秋》,這些事件本身是多么的劃時代。雖然人們心中的孔子形象常常是一個保守的、述而不作的形象,但想想上面提到的這些事情,會發現其實他是非常具有革命性的。
這種對平等的擁抱,到了孟子、荀子就更厲害了。孟子承認“人皆可以為堯舜”,荀子講“涂之人皆可以為禹”,即街上隨便一個人都可以成為大禹這樣的圣王。從儒家這種對平等的態度,似乎馬上就可得出一個結論,即對更多的人民通過互聯網參與到各種討論中來的趨向,擁抱平等、認為每個人都有參與政治的可能的儒家會持支持的態度。
但是,仔細讀先秦儒家經典會看到,除了平等的一面,先秦儒家還有一個很強的精英側面。在《論語》里,孔子說“中人以下不可以語上”,一般人以下,太玄妙的東西是無法跟他們講明白的。他更著名(或臭名昭著)的一句話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可以讓人民知道怎么去做正確的事,讓他跟著去做,但我們不能讓他理解為什么要做這些正確的事,為什么這些事情是正確的。
當然,尤其是有著更強的平等觀念的宋明儒者(一是佛教的影響,另一個因素是平民化社會發展的自然結果),他們試圖削弱先秦儒家的那種精英式的、看不起人民的味道,比如“洗白”上面提到的孔子的這句話。但是,在《論語》里面,孔子看低人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小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