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貝爾獎和你有什么關系?
諾貝爾獎的3個自然科學獎項偏重基礎研究,似乎離我們普通人的日常生活距離甚遠——但事實并非如此。
責任編輯:聶寒非
諾貝爾獎的3個自然科學獎項偏重基礎研究,似乎離我們普通人的日常生活距離甚遠——但事實并非如此。諾貝爾獎的得主拓展了人類知識的邊界,不僅激勵人們探索未知,還演化出了許多今天習以為常的技術、發展了大量更有效的研究方法;這些技術和方法,早已經成了全人類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1895年,阿爾弗雷德·諾貝爾最后一次修改了遺囑:“請將我的財產變作基金,每年用這個基金的利息作為獎金,獎勵那些在前一年為人類作出卓越貢獻的人。”
當他宣讀這份遺囑時,可能不會預想到今天諾貝爾獎的重要地位。這位因發明和改進安全炸藥而獲得巨大名聲和財富的瑞典化學家,以世界上最負盛名的科學獎而青史留名。
在過去的一百多年中,諾貝爾獎幾乎采摘了物理、化學和生理學與醫學領域所有最優秀的果實,并且讓科學之樹越來越茁壯茂盛。最優秀的科學家們大都是諾貝爾獎得主;諾貝爾獎得主也都是最優秀的科學家。諾貝爾獎的歷史,幾乎就是二十世紀后的自然科學發展史。
諾貝爾獎的3個自然科學獎項偏重基礎研究,似乎離我們普通人的日常生活距離甚遠——但事實并非如此。諾貝爾獎的得主拓展了人類知識的邊界,不僅激勵人們探索未知,還演化出了許多今天習以為常的技術、發展了大量更有效的研究方法;這些技術和方法,早已經成了全人類生活的一部分。
今年諾獎的奧妙
當你在看這篇文章的時候,來自9個國家的6支隊伍正在法國圖盧茲展開角逐,試著在一場獨特的賽車中勝出。
這是2016年10月14日至15日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舉辦的納米車大獎賽,旨在選出跑得最快的分子車。這些車只由幾百個原子構成,在接近四十個小時的賽程中,大約只能跑一兩百納米的距離。這場比賽可能不會有太多電視轉播,因為不大能吸引觀眾——畢竟兩百納米,差不多也就是一個血紅細胞的直徑大小。
這是一個有趣的巧合。今年的諾貝爾化學獎,恰恰頒給了分子機器領域的研究。獲獎的3位化學家使用分子構建出了能夠按照指定方式輸出能量的微小化合物,旋轉運動和平移運動都不在話下。這些人工合成的分子,模仿了自然界經過億萬年演化出的同類——生物體內各種組織與器官的內外運動,生命的所有過程,在微觀上都是靠這些精巧的小小機械來完成的。
雖然早在上世紀五十年代,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理查德·費曼就曾經發表過關于這類微小機械的設想,但直到上世紀九十年代,才有研究者找到了控制特定分子的方法。這幾乎就是像魔法般從科幻小說里走出來的技術:我們可以制造小到看不見的機器。當我們有了更多更充分的研究,當我們足夠熟練時,也許可以制造出比血紅細胞還小的復雜機械,它們將可以完成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劉小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