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敬明:《爵跡》最大的意義,是走過的彎路
郭敬明的東西,有很多挺鋒利的東西,能讓人爭論起來,能挑動人們所謂站隊的欲望。有些人覺得特別好,有些人覺得一無是處。這至少比一個作品上映后,默默無聞地下檔來得好。
責任編輯:朱曉佳 李宏宇 實習生 李舒凝
郭敬明喜歡特蕾婭這樣的人物,亦正亦邪,富有挑戰。得益于CG 技術,郭采潔飾演的特雷婭可以擁有1.76 米的身高。
《爵跡》最終是以“動畫片”立項的,管理單位也不清楚如何歸類一部純CG電影。拍攝《爵跡》,郭敬明發現自己需要重新學習做導演,《小時代》的導演經驗對于《爵跡》全無用處。
《爵跡》是郭敬明最暢銷的書。十多年后,郭敬明大幅修訂早年創作,包括多種情節上的bug和語言“瑕疵”。“以前很多描寫都還是很華麗的,形容詞多得不得了,但現在很多就比較利落了,有時候可能一句話能簡單地帶過去就帶過去了,可能和年齡上來了有關系,你想表達的,或者你覺得更有力量的東西不一樣了。”
郭敬明在訪問中承認,莫言等人的精準“分分鐘可以打敗自己”:“莫言、嚴歌苓,他們的那種精準,是你覺得真正打心眼里去佩服的,真的是讓我自己嘆為觀止。”
(以下楷體部分為口述)
文學一定有它的絕對標準
寫《爵跡》,寫到北方的風國時,其實比較多的是參考北歐神話。位于東方的火源國度,參考的就是東方,包括中國的神話體系、扶桑東瀛的忍術忍者。南邊地源的大地之國,參考的是印度教的神話。整個大陸其實糅雜了很多派系的世界觀,只是目前的電影,集中在西邊水國,所以還展開不了。
寫《爵跡》的時候,越往后寫,就發現以前的那個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小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