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家信托機構設立慈善信托:成功“搶灘”,還是錯位“登陸”?

“慈善組織并不是沒能力、沒資金,而是在冷靜等待,積極準備,甚至在某些方面具有超過信托公司的優勢?!?/blockquote>

責任編輯:呂宗恕 實習生 丁捷

(視覺中國/圖)

“慈善信托的關鍵在于保證實現慈善目的,如果備案部門不嚴格把關,萬一出現問題,不利于慈善信托這一新生事物的持續健康發展。”

“慈善組織并不是沒能力、沒資金,而是在冷靜等待,積極準備,甚至在某些方面具有超過信托公司的優勢。”

八年前,長安信托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信托法》有關公益信托的規定,成立了“5·12抗震救災公益信托計劃”,完成了國內第一筆公益信托。但這是特殊歷史背景下的產物,據了解,后續他們又設計了類似公益信托方案,但被以“公益事業管理機構”這一概念指向不明為由拒絕出文批準,再經結構調整終獲審批。到2013年又成立了“長安信托獎學金公益信托”。但“公益事業管理機構”法律上并無明確的說法與定義,導致公益信托的發展至今未有明顯起色。

八年后,長安信托又設立“長安慈——山間書香兒童閱讀慈善信托”項目,而這次是以慈善信托的名義備案通過。與此同時,另有9家信托機構也成功設立慈善信托項目,但這些項目中受托人全部為信托公司,沒有慈善組織。

表面上看,慈善信托激活了沉睡十五年的公益信托,突破了部分障礙,然而,不做受托人的慈善組織在其中的重要性大打折扣。慈善信托是否能按照原本的軌跡和初衷來實施,仍有待進一步觀察。

慈善組織難開信托賬戶?

上海真愛夢想公益基金會和深圳市社會公益基金會是這次“搶灘行動”中成果顯著的兩家慈善組織,他們對“基金會+信托公司”這一模式進行了成功嘗試。

“2016年真愛夢想1號教育慈善信托”是由真愛夢想基金會在前期員工愛心信托的基礎上設立,國投泰康信托有限公司作為受托人,受益人為全國中小學校師生,委托人是自然人,上海真愛夢想公益基金會是慈善項目執行人;“中國平安教育發展慈善信托計劃”中,深圳市社會公益基金會和平安保險(集團)有限公司的8名高管(自然人)作為聯合委托人,中國平安信托有限責任公司作為受托人,慈善項目管理人為深圳市社會公益基金會,用于支持社會教育發展。

兩家基金會在慈善信托項目中都沒有作為受托人。上海真愛夢想公益基金會副秘書長朱秋霞告訴南方周末記者:“所有慈善組織都會考慮去做受托人,但是門檻很高,專業技術性強,要考慮自己的實際能力。”

信托公司作為受托方,在資產管理上的專業性不言而喻。但長安國際信托股份有限公司公益信托工作室負責人上官利青也表達了擔憂:“雖然信托公司有能力對慈善信托保值增值,但這個責任是沉甸甸。這是公益基金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小碧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