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人機為何在深圳起飛?
短短五年中,以大疆領銜的深圳無人機產業異軍突起,這一現象得益于深圳多年來發展電子產業積攢的配套系統。
責任編輯:顧策 助理編輯 溫翠玲 實習生 孫一平
2016年4月20日,展示在大疆科技公司總部的各代無人機。
短短五年中,以大疆領銜的深圳無人機產業異軍突起,這一現象得益于深圳多年來發展電子產業積攢的配套系統。
在爆發式增長之后,為了避免重蹈過去以組裝為特征的新產業潮起潮落的覆轍,深圳無人機產業正在從制造走向服務。
彎腰、抬頭,眼睛瞇成一條縫。左手的拇指與食指緊緊摁住鋼尺,右手握住美工刀手柄,沿著水彩筆描摹的虛線慢慢往下劃。底下的碳纖維材料質地堅韌,持刀的力道要足夠均勻,才能保障切口處平滑、規整。
楊道林正在DIY一臺無人機。他今年二十多歲,是深圳中科大智航空技術有限公司的無人機飛行培訓師,私下卻是一名無人機發燒友。他所在的中科大智公司從事無人機“飛手”培訓以及特殊飛行服務。
機身要承載起上百個零件的重量,為了增加強度,首先需要把一整塊90×90的碳纖維板材切割成為二十多片的模板,再用特殊膠水拼貼起來。然后,依次搭載上電池、螺旋槳、電機、電條等配件。
而這些材料、配件皆從公開市場上購得,而且,100%全都產自深圳。
《深圳特區報》2015年11月份的一則報道透露,作為全球無人機最主要的生產基地,深圳無人機企業已經超過300家,僅消費類無人機就占有全球70%市場,專業無人機占有國內60%市場,每年交易規模超過160億元人民幣。
其中,深圳大疆公司的無人機已占據全球民用小型無人機約50%的市場份額,公司80%的產品都是銷往國外。
無人機產業在深圳崛起并非意外。一個月前,在深圳舉行的馬洪基金會秋季理事會論壇上,深圳市原副市長唐杰在演講時提到,深圳的無人機產業配套全球最好,沒有之一。
不出深圳全都買齊了
電條、高密度的電池、螺旋槳、遙控器、供電模塊這些基本的元配件,以及切割、加固材料所需的電烙鐵、熱縮管、膠水、膠槍等等專業工具,全部都可以在華強北的格子鋪購置。
相較而言,制作機身所用到的板材,要多花點心思去挑選。無人機高階“玩家”群體中,楊道林主攻以表演、競技為主的穿越機機型,這對整體的穩定性有很高要求。
“需求不一樣,逛的地方也不一樣。”楊道林向南方周末記者介紹,華強北遍地都是賣電子配件的商家,但是在行家眼里,市場細分程度很高,店鋪供貨方向不盡相同。
他舉例說,自己DIY的無人機參考了F22戰斗機的造型,可以完成空中轉體的高難度動作。華強北地鐵站B出口的深紡大廈2樓,有一家店專門銷售穿越機配件,可以用很實惠的價格,淘到一整塊90×90的碳纖維材料。
他還從這家店囤積了5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小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