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的人看了達·芬奇清華博物館讀展記
如果說常設展“清華藏珍”顯示了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的殷實家底,幾組特展則充分體現了清華的學科特色。
責任編輯:李宏宇 實習生 李舒凝
如果說常設展“清華藏珍”顯示了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的殷實家底,幾組特展則充分體現了清華的學科特色。
《營造·中華——清華營建學科專題展》第一次公開展出了梁思成、劉敦楨等在中華營造學社手繪的古建筑結構圖。一殿、一廊、一柱、一廟、一亭的各個細部構件都用中英文清晰標注,繪圖端莊、嚴謹。一張張看過,何謂“文明的有序傳承”一目了然。為讓展覽更立體,展廳中央特設了幾尊古建的大型木質模型。“中華營造學社”的文字介紹中提到朱啟鈐,他是學社創辦人,而中華營造學社是清華大學建筑系前身。以往,朱啟鈐更為人知的身份是北洋政府時期的交通部總長、內務部總長、袁世凱復辟帝制的擁護者。
自2010年之后轟動文物及古文字界的清華竹簡的研究成果,在特展《竹簡上的經典——清華簡文獻展》中得到了凝練展示。展品是仿制的竹簡,對應清華簡目前釋讀出的重要篇什。文字說明既有竹簡內容的現代漢語釋義,讓外行也可以對清華簡的文獻價值一目了然,也有如下有趣內容:清華竹簡的書寫文字是楚文字——秦始皇“書同文”之前,諸國&l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better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