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接見任繼愈的前前后后

盡管任繼愈先生對于毛澤東主席非常尊重,并且認為主席在哲學和宗教方面讀的書很多,而且是真正看透了。但是對于主席的某些觀點,卻并不盲目跟進。

責任編輯:劉小磊

盡管任繼愈先生對于毛澤東主席非常尊重,并且認為主席在哲學和宗教方面讀的書很多,而且是真正看透了。但是對于主席的某些觀點,卻并不盲目跟進。(郭改云/圖)

1959年毛澤東接見任繼愈,暢談宗教和中國哲學史問題。任繼愈生前很少向人講述接見的情況。到了1990年代,針對當時的特異功能熱和有神論泛濫的情況,才陸續披露了部分講話內容,但仍然不是全部。任繼愈手書的詳細談話記錄,直到他去世以后,才由家人發現。本文講述了任繼愈對這次接見的態度。——編者

1959年10月毛澤東主席接見任繼愈(時年43歲,北京大學哲學系青年教師——編者)這件事,當時的學術界可說是家喻戶曉,今天仍為不少人所關注。其來龍去脈以及影響,先生哲嗣任遠、任重發表的《一份談話記錄和半個世紀的演繹》(《中華讀書報》,2016年4月6日)已有詳盡說明。這篇文章,只是以一個學生的角度談談老師對于這件事的態度。

對于接見處之泰然、淡然

1978年,我考上研究生不久,先生接見我們。一位女同學就提出,請先生講講毛澤東主席接見的情形。先生沒有接腔,用別的話叉開了。從此以后,我和研究生同班的同學們,也就再沒有回到這個題目上來。先生去世以后,有人說先生曾經和他們大談毛澤東接見的情形,那種情況是不可能發生的。

為什么不可能發生?

一位師兄見告說,先生有一次在黨小組會上檢討自己的缺點,說是有點士大夫的清高,對于錢財不怎么看重。

土大夫是古代讀書人的通稱,其中主要是儒者。士大夫清高的缺點,近代以來論述者不少。然而這種清高也會輕易轉化為新時代的清正廉潔。所謂清正廉潔,不僅是不重錢財,也包括淡泊名利,不屑于借名人和權威以自重。古代那些持身清高的士大夫是如此,今天也是如此。

表現先生這種品質的,可由以下幾件事佐證。

第一件是先生寫的紀念他最尊敬的教語文的小學級任老師曹景黃的文章。其中講到,曹老師講到《論語》中“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恥之,丘亦恥之”的時候,引用曾子說的“脅肩諂笑,病于夏畦”,并解釋說,那些聳起肩膀、賠著笑臉的諂媚作態,比夏天在農田里干活還要勞累。然后列舉社會上巴結上司、拍權勢者馬屁的事例加以說明,常常引得哄堂大笑。

還有一件事,是先生1939年在中央政治學校做助教。一次吃飯時,一位高級職員在飯桌上大講蔣委員長曾親自罵過他,并且原封不動、繪聲繪色地加以描述。講者不以為恥,聽者也都面露欣羨之色。此事使先生進一步感到國民黨的前途無望。

先生在幾十年后還能想起這些事情,足見這樣的事情對他影響之深,從這里也足以見到先生為人的態度,也很容易理解先生為什么不大談論毛澤東主席接見的事情。

有一次,我和先生談起某個已經有些成就,但為人處事卻令人難以恭維的學者。先生說,當年他曾想考先生的研究生。但是一見面,他就先拿出某某權威寫給他的贊揚信。先生說,您還是考別人的研究生吧!

先生去世以后,北大陳來教授的紀念文章講到了一件事:

做研究生和博士生期間,都拜訪過任先生。這一期間,我對任先生識人的高明,特別推崇。事情是這樣的,在我們1978年入學北大做研究生時,有位南方某大學的青年教師來北大進修,也在我們的課上聽課。此君極善交際,堪稱奇才。不但校內文科老先生們皆被他哄得高興,對他表示欣賞,校外北京中國哲學史學界的領導人物也都被他的忽悠所迷糊,跟他的關系相當密切。但是老先生之中只有一位不為所動,那就是任先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lee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