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希拉里稱為bitch妥當嗎?
語義是流動的,并非一成不變,古今中外,語義大翻轉的例子從未少過。
責任編輯:朱又可
2016年9月11日,也就是“9·11事件”15周年當天,美國《紐約時報》的評論版(op-ed)刊登了一篇專文,題為The Bitch America Needs(美國需要的那個bitch),引起了軒然大波。事實上,該文見報的前一天稍晚,此文率先在《紐約時報》的官網貼出,讓讀者先睹為快,騷動就已經在悄悄地醞釀,發酵。
標題里的bitch指的是希拉里·克林頓(Hilary Clinton),美國阿肯色州前州長夫人、美國前總統夫人、美國前參議員、美國前國務卿、當今美國民主黨提名的總統候選人。
這個bitch到底是什么意思?為何會引起軒然大波?原因在于bitch是個傳統上辱罵女人極其惡毒的臟字。
兩百多年前,英國有一本極具影響力的《鄙俗語詞典》(Dictionary of the Vulgar Tongue),該詞典甚至認為,bitch是對女人最冒犯的稱呼,甚至比whore“妓女”來得更加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lee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