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得多,還是說得多?真人秀《拜拜啦肉肉》里的減肥和娛樂

馬東和團隊做《拜拜啦肉肉》,特長仍是語言的機智交鋒。其中一個原因是:“現在的網絡節目受眾,都不想觀看悲慘的故事?!?/blockquote>

責任編輯:朱曉佳 李曉婷 實習生 李舒凝

馬東將口腹之欲與身體健康的矛盾,視之為“今天”和“明天”的矛盾。“人們更重視明天的問題,但如果你今天一直很沮喪,又有什么意義呢?”(劇組供圖/圖)

美國真人秀《超級減肥王》以“魔鬼訓練”著稱,澳大利亞版曾有女選手三個月瘦掉100公斤,引進中國后,不溫不火。

馬東和團隊做《拜拜啦肉肉》,特長仍是語言的機智交鋒。其中一個原因是:“現在的網絡節目受眾,都不想觀看悲慘的故事。”

“娛樂節目就是用來下飯的。”雖然自己主持的《奇葩說》經常辯出些道理,但馬東言之鑿鑿,娛樂就是娛樂,“閑得沒事吃盒飯的時候,本來盒飯也不好吃,所以就看一個娛樂節目,哈哈一樂就得了。”

馬東參與的新真人秀《拜拜啦肉肉》,主題是減肥,講究的是“閑著沒事也不吃飯”。馬東和吳宗憲擔任隊長,分別帶領三位藝人,組成八人陣容,玩游戲,斗嘴,比著減肥。他們被命名為“肉星”,想通過減肥實現自己的夙愿。

喜劇演員賈玲曾因減肥弄壞了身體,現在工作壓力大,總是深夜排練愛吃宵夜,胖得不可收拾;主持人方家翊本來就胖,在“肉星”中體型最碩大;主持人大王有一點肌肉,骨架比較大,減肥不容易。另外三位藝人是納豆、“小甜甜”張可昀和孔連順。

節目2016年10月5日開播,每周三上線一期。第一期節目播完,節目組從豆瓣、微博等渠道發現,兩類觀眾比較歡迎這檔節目:偏90后的年輕化群體和熱心減肥的人。

《拜拜啦肉肉》的核心團隊二三十人,絕大多數是“90后”,平均年齡大約24歲。年輕的創作者們活躍在A站、B站,熟諳當下的網絡亞文化。

“肉星”焦慮時,恐怖游戲《寂靜嶺》的原聲恰到好處地響起,歡樂時的背景音樂有時來自《火影忍者》。馬東跳舞時的配樂《老司機帶帶我》,內容很“污”,是廣為流傳的“神曲”。還有一群粉絲呼吁,要看孔連順的女裝造型——像他在劇集《萬萬沒想到》里做的那樣。

循著減肥這條線索,節目旁逸斜出了一些看上去很美的價值:友情,挑戰自我娛樂的分量,好像不止馬東說的那么輕盈。

“人生識字糊涂始。”談到這里,馬東笑了起來。他還是堅持己見。

觀眾不喜歡悲慘的故事

馬東念初中以前清瘦,初中以后胖起來,再沒瘦回去。大約1991年,他在三十多歲時變得特別胖。1995年和1996年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zero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