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與詩的距離,誰說了算?
幾個小時之間,民歌手私藏大麻案,就被今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鮑勃·迪倫(Bob Dylan)的消息掩蓋。
責任編輯:李曉婷 李宏宇 實習生 李舒凝
幾個小時之間,民謠歌手私藏大麻案,就被今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鮑勃·迪倫(Bob Dylan)的消息掩蓋。在這個訊息此起彼落,人人都是寫手,人人都是媒體,人人都是閱讀者的時代,比的就是誰的勁道大,誰的訊息可以在這網速比光速快的時代多停留片刻。果然,鮑勃·迪倫的訊息留下來了。即使馬云先生發表了網商時代的新論,似乎也沒有擴展到閱讀者的眼里。我想真的值得去看看,為什么一下子大家都對鮑勃·迪倫拿到諾貝爾文學獎感興趣。
我對鮑勃·迪倫較多認識的方式,是十年前看了一部類傳記電影《I'm Not There》,大陸譯為《我不在那兒》,臺灣叫《搖滾啟示錄》。借著樂視音樂迅速反復地播出這部片子,我又看了兩次。還是有許多看不懂的地方,對鮑勃·迪倫我的確不夠了解,電影里他的歌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zero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