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為這一座已化為烏有的小山……

山川易容,城市改觀,每個人的故鄉都在變成他鄉。

責任編輯:劉小磊

《兩宋蕭山漁浦考》蕭然客著中州古籍出版社,2015(南方周末資料圖/圖)

讀書可以任性,想不到寫書也有這么任性的。眼前有一本《兩宋蕭山漁浦考》,中州古籍出版社2015年出版,布面精裝,定價五百,印數兩百,分明賠本;作者署名蕭然客,形同匿名,顯然也不為賺吆喝。寫什么呢?細考兩宋時期臨安錢塘江對岸蕭山縣漁浦鎮的地理位置與歷史沿革。為什么要考辨這個呢?因為不忍其名之湮滅無聞或指稱有誤。因何不忍?因為作者卜居此間,未免有情。最直接的緣由是,他如此熟悉的一座小山,說沒有就沒有了。這座山,高十米,名半爿,在北緯30度8分35秒,東經120度8分45秒,于2014年被挖掘機掘平了。故此書扉頁上題有一行字:“謹以此書紀念一座逝去的小山和一個時代”。

只為這一座已化為烏有的小山,作者憑乾嘉之學的本門功夫,借網絡時代的潮人手段,獅子搏兔,牛刀殺雞,利用專業文獻數據庫的快速檢索之便,“坐擁書城,秒殺萬卷”,先一網打盡歷朝歷代與漁浦有關的筆記、方志、宗譜、詩詞、繪畫、碑銘等歷史文獻,再細行甄別,剔除異地同名者,然后詳考其方位、建置、設施、物產、人才,輯錄其詩、詞、畫,再現了兩宋蕭山漁浦歷史地理的真實面貌。

昔日漁浦所在的地標“半爿山”,就是《水滸》里的“半墦山”。容與堂本第九十六回,宋江征方臘,打到杭州。阮小七前來報命:

小弟和張橫和侯健、段景住帶領水手,海邊覓得船只,行至海鹽等處,指望便使入錢塘江來。不期風水不順,打出大洋里去了。急使[駛]得回來,又被風打破了船,眾人都落在水里。侯健、段景住不識水性,落下去淹死海中。眾多水手,各自逃生,四散去了。小弟赴水到???,進得赭山門,被潮直漾到半墦山。

“半墦山”,也如&ldquo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lee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